陈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年份,更体现在反哺乡土的温度之上。
6月29日,在新会区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仪式上,新宝堂第四代传人、董事长陈柏忠两次登台,第一次接过新会区葵乡慈善捐赠奖·金奖奖杯,第二次则稳稳交接手中的认捐支票牌,“212万元”的数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个善举为家乡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多年来,“百年老字号”新宝堂已将慈善公益融入企业基因,将慈心善行深深刻入血脉中代代相传。
文/任晓盈 图/采访对象提供
A
投身慈善事业 回馈家乡社会
陈皮越陈越香,爱心越久越浓。多年来,新宝堂的善行足迹早已遍及葵乡大地。2015-2025年十年间,新宝堂累计捐资赠物总额达1783万元,这份持续增长的慈善清单,以无声的笔触在时光中镌刻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细数2025年的善举,新宝堂的捐赠精准覆盖民生关键领域——1月,捐赠价值100万元的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助力新会妇幼保健院医疗基础设施升级,为妇幼健康筑牢基石;2月,捐赠3万元支持2025年新会区“新宝堂”杯首届龙狮表演赛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质量;4月,捐赠6.5万元支持2025年新会区第一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创新成果展活动,以劳动助力教育发展,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实践创新的机会;6月,“葵乡非遗·薪火千年”文艺晚会的璀璨舞台背后,是新宝堂之夜15.4万元的赞助。尤为可贵的是,新宝堂已连续九年向新会乡村学校捐赠《青苹果》,知识的清泉已悄然滋养会城街道、崖门镇、双水镇等地十余所学校逾千名学子的心田。
陈柏忠表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会陈皮也是江门一张响亮的名片,作为新会陈皮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新宝堂理应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回馈家乡、回馈社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理所当然要回馈社会,新宝堂也不例外。大家秉持‘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精神,企业与群众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社会将更加和谐。”陈柏忠说道。
B
推动创新实践 筑牢产业根基
新宝堂的公益情怀,根植于其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实践。深耕新会陈皮产业多年,新宝堂深谙“授人以渔”之道——通过联合300多户农户成立种植合作社,建立起万亩新会柑生态种植基地,严格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种植,其基地获评为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广陈皮生态种植基地与产地加工技术示范”专项。这不仅守护了道地药材的源头品质,更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5.93亿元,创造税收1.8亿元,为地方经济注入了蓬勃的“陈皮动能”。
新宝堂的智慧更在于“点废成金”。2016年,新宝堂以生物科技开启一场革命——以生物技术结合中医药技术为核心,以新会柑果肉为母液,结合新会陈皮、人参、黄精、枸杞子、山楂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转化成陈皮酵素。该项目一举摘得202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打通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通道。目前,新宝堂已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山大学等十所大学,及三所三甲医院、两所科研机构建立起产学研和商业合作关系。
创新步伐从未停歇。2021年,新宝堂在新会陈皮行业率先实现突破,通过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验收批复,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资质。第一期中药饮片、中药材严格按照《中国药典》标准生产,执行国家GMP体系标准和相关法规,树立广陈皮道地药材标杆,广陈皮、新会陈皮中药饮片和中药材产品正式推出。第二期中药水丸、中药大蜜丸、中药膏方等中药制剂、中成药生产车间已完工投产,新宝堂正式进军中医药产业。
2024年,乘中医药产业发展东风,新宝堂与江苏省中医院、贵州同德药业共建道地药材新会陈皮专供基地,将产业版图延伸至更广阔的市场。
C
坚持行业深耕 陈香里促振兴
自1908年创立至今,117年的岁月长河中,新宝堂始终坚持“善”理念。
这份刻入基因的担当,在近两年的慈善清单中可见一斑:支持江门马拉松、慰问消防救援人员、捐赠支持长者食堂建设、赞助亚洲U20女排锦标赛、助力与新疆的文化交流、关怀高温劳动者……从文体盛事到社区关怀,从生态保护到老兵慰问,其捐赠项目多元且细腻。
新宝堂的慈善如同陈皮之香,丝丝缕缕,浸润葵乡的每一寸肌理。这份深植于企业基因的善行,正如陈化百年的陈皮,芬芳四溢,其行必远。
“千年陈皮香,百年善业长。”站在新的起点,新宝堂的目光更加坚定,“未来,新宝堂将继续深耕新会陈皮产业,以产业之兴助推乡村振兴。”陈柏忠表示,新宝堂将与葵乡人民携手并肩,在陈香弥漫的沃土之上,共同绘就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风美的壮阔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