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香浸润海风,浪花奏响欢歌。暑假还没开始,台山市北陡镇已涌动起滨海度假的热潮。乘着荔枝季的甜蜜东风,台山多家文旅企业精心打造特色滨海体验——海浪与椰影共谱夏日序曲,细沙与晴空交织成画,清冽海水倒映天光云影,台山滨海旅游释放令人心动的度假魅力。
台山滨海已成为暑假旅行清单上的目的地必选项之一。这个夏天,台山以愈发鲜明的滨海旅游符号,吸引八方来客奔赴山海之约。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通车,台山这片被海洋经济浪潮席卷的热土,从“滨海潜力股”向“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全速进发。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禀赋优越
天然海岸线孕育滨海秘境
“站在那琴半岛的观景台上,看着潮水在奇石间翻涌,我突然理解什么叫‘沧海桑田’,这里的美景在别处难求。”周末,香港游客陈女士擦拭镜头上的水雾,身后是一群调试设备的摄影爱好者。她的同伴纷纷附和道:“大湾区滨海旅游,我们首选台山!”“这里景色美、美食多、人热情,必须点赞!”
同样的周末,在川岛镇飞沙滩,日出时分,游客带着孩子在沙滩上探寻海洋的馈赠。“看,你的脚下有一只大沙白!”“哇!这里真是个宝藏海滩!”孩子们的惊呼声与海浪声交织成夏日乐章。
暑假旅游旺季即将到来,台山绵延数百公里的海岸线也将迎来热闹时刻。这条蜿蜒的黄金海岸线串联起广海镇、赤溪镇、川岛镇、海宴镇、汶村镇、北陡镇等宝藏镇街,每一处都藏着令人惊叹的美景。
依托得天独厚的海岸线,台山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滨海秘境——在川山群岛,飞沙滩与王府洲沙滩以“沙洁如银、浪白如雪”著称,漫长的海岸线与清澈海水构成水上运动的天堂,帆船、摩托艇、沙滩排球等项目全年无休;在赤溪黑沙湾,世界罕见的黑色玄武岩沙粒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退潮时形成的“黑金海岸”成为社交平台的爆款“打卡地”;在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万年前地质运动造就“海上石林”,潮起潮落间,海蚀平台、浪蚀穴等奇观逐一呈现。
台山这片海域的神奇不仅在于地貌,生物多样性同样值得人们探索,中华白海豚观测点已成为生态旅游新地标。游客们常邂逅这些“海上大熊猫”结伴嬉戏,它们跃出海面时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为滨海之旅增添惊喜。
从沧海桑田的地质奇观到生机勃勃的海洋生态,台山创新推出“地质探索+生态研学+美食体验”旅游产品,以多元魅力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纷至沓来。
配套完善
从“过境地”变为“目的地”
2024年,广东省14个沿海城市共接待游客7.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实现旅游总收入0.95万亿元,同比增长15.8%。数据背后,海洋经济已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广东省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依托“一岛一海一山”黄金资源,凭借资源禀赋与政策红利,台山以川岛镇、北陡镇等优质海滩为基底,打造多元立体旅游矩阵,让滨海旅游从“一日游”向“深度游”转变。
如今的台山滨海旅游,早已突破“看海”的单一维度。其中,川岛镇拥有天然优质沙滩,游客可以参加戏沙踏浪、海岛寻宝、密林探幽、越野攀岩、帆船冲浪等各类活动。北陡镇各滨海景区配备丰富的娱乐设施,如水上摩托、香蕉船、天际恒温泡池等,为游客提供多元娱乐选择。在广海镇,海鲜街、水产交易中心等餐饮场所众多,海鲜品种多样、价格亲民、味道鲜美,游客可以尽情品尝新鲜美味的海鲜。
为了留住游客,让台山从“过境地”变成“目的地”,文旅企业、度假村酒店等纷纷主动出击、转型升级,提升软硬件。
今年5月,北陡镇山海澜岸度假村正式试业。该项目依山傍海,拥有专属沙滩、海景太空舱别墅、儿童游乐区、烧烤吧和红树林餐厅。其中,海景太空舱别墅提供360°全海景套房、一线海景房、丛林园景房等多种房型,坐落于沙滩丛林,配备高端寝具与智能设施。该项目还设有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水上摩托等娱乐项目,为游客增添乐趣。山海澜岸度假村总经理孔敬敏介绍,随着台山滨海旅游声名远扬,该项目作为“后起之秀”备受青睐。“海景太空舱别墅以全景玻璃幕墙成为‘网红打卡点’,暑假客房预订率已超80%。”他说。
台山发挥“旅游+”效应。北陡镇坐拥浪漫海岸线,多元化度假酒店云集,除了“后起之秀”,老牌度假酒店也通过升级改造抢占市场份额。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夏季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享受惬意“慢生活”。荔枝季期间,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推出“摘荔—品宴—游海”特色线路,游客可参加摘荔枝、品荔枝宴等特色活动,开启别具一格的“甜蜜游”。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副总经理吴福响介绍,景区内近1500棵荔枝树供游客免费采摘,入住酒店还能获赠荔枝。此外,景区将新鲜荔枝与江门特色食材、美景文化巧妙融合,推出荔枝宴,包含“富荔堂皇”(荔枝金汤石斑)、“渔舟唱晚”(凉瓜虾滑酿荔枝)、“侨乡荔火煨三宝”(冬瓜薏米荔枝水鸭汤)、“咸水汤泉妃子浴”(咸水荔枝浸沙白)等多道创意菜式。为应对持续增长的客流,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打造了二期酒店,全新的望海大楼即将投用,酒店主楼高16层,设205间客房。暑假期间,景区将增加1倍数量员工,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游客旅游体验。
区位升级
发展海洋经济正当其时
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相继通车,台山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末梢跃升为枢纽之城,大湾区游客数量显著增长。广州、深圳至川岛车程压缩至2小时,山咀港高速客船班次加密至30分钟/班,珠三角核心城市与台山的“2小时生活圈”已然成型。
台山坐拥“海陆空铁”立体化交通优势。西部沿海高速与G228国道交织成陆路动脉,1小时直达珠海金湾机场、横琴、澳门路氹。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更让台山成为“黄金内湾”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叠加“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政策红利,台山山咀码头、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等滨海旅游区的停车场,常常可见港澳牌照车辆。
“今年以来,景区停车场的港澳牌照车辆明显增多,港澳游客增幅近10%。”吴福响介绍,得益于荔枝的甜蜜风味与滨海的美丽风光,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吸引了大批珠三角和省外游客,港澳游客数量也持续增长。
交通区位的升级,让台山成为大湾区旅游目的地,更为台山发展海洋经济提供助力。
今年1月,2025“博富慈善杯”全国海钓俱乐部川岛精英决赛在台山市川岛镇圆满落幕。为期两天的赛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对作为赛场的川山群岛给予高度评价。川岛镇通过“体育+文旅+公益”的创新模式加速蝶变,这里不仅坐拥优质海洋资源,更将生态养殖、休闲渔趣、特色美食、海洋科普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现代化休闲海钓胜地。参赛选手沉浸于海钓竞技的同时,川山群岛的生态魅力与人文底蕴也通过赛事平台得以精彩呈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作为江门海洋经济的主战场,台山正凭借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赛事为抓手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6月26日上午,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交流发言环节,台山提出,将依海而兴,主动参与沿海经济带建设,发展临港装备、循环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建设香港·江门绿色产业园;向海图强,加快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成群成势,布局涉海重大能源项目,加速推动台山核电、海上风电、LNG储备集散基地建设,打造大湾区能源保障基地;奋楫深蓝,做大做强深远海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完善种苗繁育、冷链物流、保险体系,建设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逐浪争锋,以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为抓手,培育游艇观光、休闲海钓业态,打造“跳岛游”、海上“一程多站”旅游路线,力促海洋服务业精品化高端化发展。
台山将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支撑,构建“海洋经济+文旅融合”的双轮驱动格局,争创省休闲海钓产业试点,争取纳入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试点城市。
2025年台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滨海风光带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推动川岛宿集、那琴半岛酒店二期年内试运营,拓展新兴旅游业态,支持建设服务海钓、游艇、“跳岛游”的基础设施,开展“开渔”“开蚝”和休闲垂钓等系列活动,鼓励开发潜水观光、登岛探险、海上运动等旅游产品,发掘海洋消费投资新热点。一个集地质奇观、滨海度假、海洋文化于一体的滨海旅游样板逐渐从蓝图走向现实,将打造成为大湾区文旅融合新标杆。
★记者手记
台山以高端产品打动游客
七月的台山,海风裹挟着荔枝的香甜,在海岸线上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度假画卷。台山滨海旅游已悄然从“网红打卡地”向“深度度假目的地”华丽转身。
这一蝶变背后,是台山文旅产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积极的创新求变意识。在台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景区和文旅企业精准捕捉游客需求升级趋势,纷纷推出高端度假产品,力求让游客“住下来、玩深入”,而非以往的“走马观花”。
北陡镇新开业的山海澜岸度假村,便是这波高端化浪潮中的“弄潮儿”,该项目打造的海景太空舱别墅,将大海、沙滩、星空尽收眼底,成为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的爆款。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则通过打造二期酒店,提升接待能力,并推出荔枝宴等特色餐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高端度假产品的成功并非偶然,这背后是台山文旅产业对“流量”与“留量”关系的深刻理解,要将短暂的“流量”转化为持久的“留量”,必须用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打动游客。
如今,台山文旅产业高端化浪潮持续涌动,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文旅企业参与其中,推出更多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台山滨海旅游,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