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台山市都斛镇大纲村,一幅恬静和谐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得益于“百千万工程”的强劲驱动,这个昔日资源分散的小山村,如今已蜕变为产业兴旺、治理有序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作为革命烈士林基路的故乡,大纲村精心修缮升级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年均接待参观学习近700批次、2万人次,成为闪亮的精神地标。村内深挖红色资源,串联田园风光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并创新稻葵轮作模式,休耕期种植向日葵、草莓等作物,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仅采摘园年初至今已接待游客1.5万人次,创收超28万元。同时,大纲村与科研机构合作,种植2000亩富硒水稻,推行“稻稻菜”模式,让土地“全年无休”,村民钱包“四季常鼓”。融合“红色研学+农耕体验+农产品市集”的新业态,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6万元,创造就业岗位超120个。
漫步村中,硬底化道路入户延伸,5G网络全域覆盖,新能源充电车位便捷实用。现代化污水处理站、垃圾分类点让村庄整洁优美,118间民房经立面改造,古朴岭南风韵与现代设施和谐共生。新建文化广场、“四小园”生态样板,处处展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如今,大纲村的基层治理工作走在台山市前列。“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村民成为村庄“决策者”,“农村积分制”有效提升家风、村风、民风。村内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侨乡排球赛、乡村阅读季等活动持续增强全村凝聚力。
(图/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文/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王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