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凭借技术闯关
扎根行业传声
历史文化名村的振兴实践
保障渡运安全畅通
展现昂扬奋进精神风貌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校企村合作共建恩平歇马学院
历史文化名村的振兴实践

恩平歇马学院以研学教育为核心纽带,构建“文化传承为魂、教育实践为基、产业融合为体、新媒体传播为翼”的全链条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文化研学高地。 张安怡 摄
恩平歇马学院联合五邑大学团队,将闲置楼房改造成歇马江畔集市。

    昨日,恩平的小学生参加研学活动走进圣堂镇歇马举人村,在这里领略“笔筒量米也要教子读书”的读书文化。

    拥有700年历史的歇马举人村,共培育了430多名举人、朝廷官员;在近现代,该村走出粤剧名旦芳艳芬、著名书法家梁鼎光等名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近年来,“双百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11月,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恩平市多个部门、有关企业联合成立恩平歇马学院、学院党建矩阵联盟,如今,经过近两年的运营,政产学研合作机制逐渐发挥作用,进一步激发文旅融合活力,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署名除外)

    四方共建

    破解资源碎片化难题

    恩平歇马学院以党建为抓手,联合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和恩平市委组织部等11个基层党组织,成立党建矩阵联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政策、资金与人才资源,政府主导完善基础设施,高校提供智库支持,企业注入市场运营活力,村民参与资源活化,形成“四方共建、利益共享”机制,破解资源碎片化难题。

    其中,五邑大学发挥旅游管理、侨文化研究等学科优势,组建跨学科团队,运用GIS、实景三维测绘等技术对歇马举人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系统性挖掘,形成文化档案;通过“三维度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模型”,结合历史、情感、市场等因素,筛选出“学谷制”“励志园”等高潜力资源,推动恩平歇马学院以研学教育为核心纽带,构建“文化传承为魂、教育实践为基、产业融合为体、新媒体传播为翼”的全链条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文化研学高地。

    文化教育筑基,培育价值认同。恩平歇马学院以“励学文化”为内核,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建。五邑大学牵头编制思政课程、思政案例,举办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带领学生参加“开笔礼”“成才祈福”等实践活动,通过“大手牵小手”沉浸式教育,青少年在研学中感悟乡土文化精神,培育“励学成才、报效家国”的价值认同。同时,五邑大学将歇马举人村的励学文化融入项目策划,设计系列IP,打造“古代六艺体验”、励学、古建筑、素质拓展四套研学课程,以及情景剧《进击的举人》和文创产品10余类。

    全产业链融合,驱动文旅升级。恩平歇马学院围绕研学需求完善服务链条。突出“吃”特色,围绕恩平濑粉、恩平簕菜等传统美食,打造“状元宴”主题餐饮;联合五邑大学团队,将闲置楼房改造成歇马江畔集市,引入咖啡馆,推出“状元拿铁”“翰林美式”等特色饮品。提升“住”品质,改善“举人客栈”环境,引入书吧提升文化氛围;完善水电设施,打造房车营地。优化“行”便捷,拓宽进村道路,改造停车场,设计手绘导览图和“云旅游”微信小程序,方便游客游览。丰富“游”内涵,依托歇马举人村历史,结合恩平航空文化,开发“航空文化,溯源之旅”等主题线路。拓宽“购”渠道,成立“歇马文化特产”电商小店,线上线下同步推广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增添“娱”乐趣,举办“古诗词飞花令”、圣堂美食嘉年华等活动,形成集研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强化新媒体传播,扩大文化影响。恩平歇马学院创建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新媒体矩阵,定期发布歇马举人村的历史文化、研学活动等内容。充分发挥五邑大学创意优势,组织学生拍摄制作《将军歇马》微短剧,以独特视角展现歇马举人村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底蕴。与媒体合作推出专题报道,邀请知名博主进行实地探访和直播,进一步提升歇马举人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先行探索

    为传统村落振兴提供借鉴

    恩平歇马学院通过校地协同与创新实践,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五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党建引领+文化活化+数字赋能”标准化流程,为传统村落振兴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恩平歇马学院形成“研学+民宿+餐饮+文创”融合产业链,盘活闲置建筑10处,打造房车营地、江畔集市等新业态,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增加讲解员、手工导师等村民就业岗位15个。累计接待超2万名师生参与研学实践,入选“广东乡村研学目的地TOP10”,获评“江门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古诗词飞花令”“开笔礼”等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教育,培育文化认同感。打造“歇马论坛”“校长大讲堂”等平台,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学者研讨文化活化路径,形成《深挖乡村文化富矿,再造乡村振兴新篇》等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参加香港2024IMPACT国际会议、2023旅游研究前沿年度论坛。运用区块链技术对文化资源确权,获得“数字歇马村”著作版权,发行数字研学卡200张。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开设咖啡茶饮等特色店铺。与五邑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大学生团队扎根乡村,师生以歇马举人村为元素设计的科创项目获得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银奖,实现乡村实践与学校培养双向赋能。

    打造“数字—标准—流程—队伍”管理体系,夯实乡村研学发展基础。恩平歇马学院以数字化、标准化、专业化为核心,构建“数字平台赋能管理、标准规范保障质量、流程优化提升效率、人才队伍支撑发展”的四维管理体系,为乡村研学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性保障。打造“四个一”管理体系,即一个数字歇马管理平台、一套研学基地运营标准、一套研学课程设计流程、一支研学导师队伍,为歇马举人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外,恩平歇马学院形成《数字乡村研学平台建设指南》《乡村研学服务标准手册》《乡村研学课程模块库》《乡村研学导师培养大纲》等研学工具包,发展模式具备相当高的可推广性,为乡村研学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其中,政、校、企、村四方合作共建模式成功在牛江镇昌梅村、恩城街道米仓村推广,并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辐射带动效应显著。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