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周晓营) 恩平市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乡。近年来,恩平市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将冯如精神中“爱国爱乡、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宝贵内核,融入、转化为社区矫正工作的独特力量,推动矫正模式从“监管矫治”向“精神重塑”深化转型。
针对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的自卑、焦虑等问题,恩平市精准施策,以冯如“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为基石筑牢心理防线。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抗逆力训练与团体心理辅导50余场,覆盖400余人次。其中,9名存在严重心理危机的矫正对象,在社工结合冯如励志故事的一对一疏导下,逐渐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找到生活方向。
依托冯如故里文化资源,恩平市将冯如纪念馆、航空文化展打造成矫正教育的“流动课堂”,组织开展200余场爱国爱乡、革命传统主题活动,让矫正对象沉浸式体悟冯如“放弃优厚待遇、矢志报国为民”的情怀。同时,创新构建“公益服务+身份重构”机制,组织矫正对象1500余人次参与环境整治、敬老助残等志愿服务,在修复社会关系、履行社会责任中实现从“受助者”向“助人者”转变。
在就业赋能方面,恩平市创新打造“冯如文化启航工程”,组建了一支由文史专家、企业家、创业青年和归国华侨构成的多元化志愿帮扶团队,开设了航空精神教育、华侨文化传承、电商技能实训等课程。同时,打造“小康农场”社区矫正基地,整合农技培训、创业实训与精准扶贫功能,至今累计帮扶800余人,其中100余人成功就业或重返校园,形成了“矫正+帮扶”的良性循环。
未来,恩平市将持续探索“文化浸润+技能提升+心理重塑”的多维路径,以冯如精神引领更多社区矫正对象重获新生,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从“管得住”向“矫得好”升级,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更多“恩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