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近年来,大田镇探索实施“综治+执法”联动模式,通过刚柔并济的工作方式,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该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协同联动,让柔性调解与刚性执法相互配合,实现了“1+1>2”的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大田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为此,成立了“平安大田”工作领导小组,由该镇镇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担任副组长,推动综治、执法、市监、环保等部门构建起“一张网”的组织体系,破解基层矛盾化解难题。同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责任制,逐层逐人落实责任,建立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工作责任体系,确保事事有人管、环环有人抓。
在实际操作中,大田镇创新建立“党建引领、部门报到、网格吹哨、执法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形成“综治搭台、执法响应”的工作格局。该镇平安法治办公室依托网格化管理和矛盾纠纷滚动排查,能第一时间掌握占道经营、环境污染、乱搭乱建、占用农田等隐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联动响应,自然资源所、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等执法部门快速介入。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违建、占道经营、环境污染等高发易激化的矛盾,执法人员在调解前或巡查中主动释法,说明权利义务和违法成本。对于经多次调解仍拒不履行协议且明显违法的行为,则坚决依法启动执法程序,维护法律尊严和调解协议的严肃性。
自“综治+执法”联动模式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矛盾化解方面,2024年,大田镇累计受理信访案件32宗(其中网上信访28宗,上级转办4宗),办结21宗,办结率达75%;2024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58次,镇调委会调解矛盾纠纷58宗,成功率100%。专职网格员通过“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录入并化解事件信息301条(包括公共服务169件、安全隐患23件、城市管理62件、群访发现12件、信息协采10件、治安防控21件、心理服务2件,法律服务2件),网格事件化解率达100%。
今年1-6月,受理信访案件8宗,全部办结,办结率100%。在执法效果上,将刚性执法融入调解过程,使群众减少抵触情绪,调解环境得到优化。在治理水平上,实现了资源整合和力量聚合,推动问题就地解决,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明显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