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撸起袖子加油干 提升村民幸福感
以侨为桥通四海 同心筑梦向未来
220多名党支部书记集中“充电”
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关于公开征集2026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沉浸式展演尽显非遗魅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海区外海街道麻三村驻村第一书记莫云溪:
撸起袖子加油干 提升村民幸福感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陈艺锋

    抓好第一议题学习,做强村集体经济,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建设绿美和谐家园……2023年7月,莫云溪正式被派驻到江海区外海街道麻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与村“两委”班子一同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长超15%,人均年分红超7100元,村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麻三村也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建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

    走进麻三村党支部会议室,墙上《村“两委”岗位职责》《党员联系村务制度》等新修订的规章格外醒目。

    “农村工作行不行,关键看党组织硬不硬。”莫云溪驻村后首先是进一步建强村党组织。他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坚持定期与5名村“两委”成员和12名村民小组长开展谈心谈话,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共收集党员群众反馈的“金点子”20余条。

    “大家要清醒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一阵风,而是我们党作风建设的长期要求。在村级资金使用、公务接待、会议活动等方面,都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在党员教育方面,莫云溪以每月组织生活清单为抓手,落实“三会一课”,带头讲授专题党课,开展理论知识分享、外出参观调研等,提升组织生活质量。

    着眼长远发展,莫云溪还将群众基础好的专职网格员、退伍军人纳入培养对象,为乡村振兴储备“生力军”。

    盘活资产点燃发展新引擎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命脉,莫云溪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抢抓“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打响产业升级攻坚战。

    麻三市场及周边商业街曾是村里的“钱袋子”,但设施陈旧,业态过时。村“两委”班子经过反复论证,提出升级改造、盘活资产的计划。该村正探索以合作开发的模式,将麻三市场及周边商业街近20万平方米的旧商业体进行升级改造,着力打造集文艺街区、精品百货、潮流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地标,全面提升麻园地段商业品质。

    为招商引资,莫云溪既当“推销员”,带领村干部到深圳有关企业,面对面推介麻三村的区位条件,又化身“带货书记”,直播推介村资源优势。借力外海街道打造产城融合标杆的契机,麻三村成功引进76家优质企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

    服务村民共建温暖家园

    麻三村户籍人口3800人,但外来人口超8000人。如何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让新老村民共建共享温暖家园?

    积极争取政法部门支持,将麻三出租屋管理中心升级为综治指挥中心,实现对全村400多幢出租屋的数字化管理;与市委老干部局联办音乐党课……驻村以来,莫云溪参与组织政策宣讲、文化下乡、义诊服务等活动180余场,惠及群众2万人次;发动慈善力量捐赠1800株木荷、桂花树苗,在房前屋后打造“美丽庭院”,在村内新建室外篮球场4个、“口袋公园”4个;直面村内停车难问题,积极向上级申请专项资金建设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增加150多个停车位,缓解村内停车难题。

    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麻三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通过数字化治理、资源整合、民生服务与环境改善等多措并举,推动新老村民融合共治。莫云溪发挥机关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当好桥梁作用,联动多方力量开展文化惠民、精准帮扶活动,推进实施绿化美化、增设文体设施、破解停车难题等民生实事工程。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