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梦想试验田”结出“高出”“优出”硕果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5 年 7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广德实验学校2025年高考传捷报
“梦想试验田”结出“高出”“优出”硕果

学生们在早读。
广德学子参加体育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
国防班学生进行训练。
江门市广德实验学校南门。
大课间活动现场。

    春风化雨润桃李,同心筑梦谱华章。2025年高考,江门市广德实验学校再次用优异的成绩单印证其“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实力。

    今年,广德实验学校276人参加高考,最高分676分,在江门市排名第八(物理类)。在这届考生当中,有50多人在三年前中考分数未达所在区域公办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但在今年高考,他们的分数全部超过本科线,其中有多位学生分数超过特控线,成功实现逆袭。此外,还有一群复读学子在广德实验学校圆梦——今年高考,广德实验学校复读学子平均提分超50分,部分学子提分超100分,实现从专科到本科、从普通本科到特控线的跨越。

    广德实验学校,正是这样一片用心血开垦的“梦想试验田”,用体系化的精准培育、浸润式的品格塑造以及永不放弃的信念支撑,让“低进”和“高进”的起点,最终结出“高出”和“优出”的硕果。当学生在广德实验学校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时,所体现的,不仅是高考佳绩,更是一所真正“以生为本”学校的办学决心。这所创办仅9年的民办学校,如何在生源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印证“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实力?笔者走进校园,聆听师生故事,揭开其背后的育人密码。

    文/图 吕中言

    撕掉标签

    从中考失利到冲进特控线

    “从中考591分到高考569分,我冲进了特控线。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用三年时间重新证明了自己!”广德实验学校高三毕业生伍同学攥着高考成绩单,眼眶泛红。三年前,他因中考失利陷入自我怀疑,是广德实验学校的老师帮他撕掉那些不好的标签。

    “初入广德实验时,我像一具空壳。军训烈日下,身旁同学讨论着中考数学压轴题的三种解法,我却连基本公式都背不全。但在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这里没有淘汰生,只有暂时迷航的船——而老师们就是你们的灯塔,会尽全力帮助你们到达彼岸。’”伍同学回忆道。

    “第一次月考,我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伍同学苦笑着回忆,“但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让我把错题全部剪下来,贴在错题本的第一页,并和我进行系统分析。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和老师并肩作战,真正为自己拼一把。”

    对于广德实验学校的精准教学体系,伍同学十分认可。“这里的教学充满个性化关怀,会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提供个性化辅导方案和心理支持。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心灵的引路人,而且还会营造了积极向上、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激励,渐渐地,我的学习兴趣浓厚起来,变得越来越好问,成绩开始有起色,驶入进步的‘快车道’。”伍同学说。

    复读生同样是广德实验学校的逆袭群体。“一年多前高考查分那天,我盯着376分的成绩单,觉得自己的未来黯淡无光,但我不甘心,幸运的是,经过沟通,广德实验学校愿意给我再战一年的机会。”该校复读生梁同学说。

    “复读初期,我十分努力,但学习情况依然不见起色。”梁同学展示他泛黄的错题本,“直到老师告诉我,‘你不是不够努力,只是方向错了’。”

    梁同学表示:“老师针对我学科基础薄弱的情况,为我定制学习策略,实施个性化辅导、高效利用时间,不仅教授知识,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我能在一年内提分106分,不是偶然,是精准攻坚的结果。”

    一直以来,广德实验学校十分明确,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学校直击‘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痛点,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行‘三导一探’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循序善诱地为不同层次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以情景导入,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问题导向,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抓合作探疑和结果导思,在学生独立思考后适时点拨,鼓励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助力每位学生实现从入学到真学、深学的跨越。”广德实验学校校长吴怀军介绍,在该模式引领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积极发言、踊跃参与,学会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既提高了学习成绩,又培养了综合素养,相继在高考考场上收获好成绩。

    狠抓行为习惯

    筑牢学生成长根基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此,吴怀军十分认可:“学校管理层与全体教师始终笃信:优异的学业成绩,尤其是‘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其奥秘并非只是知识的密集灌输或技巧的反复锤炼,还在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塑造与养成。”

    养成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日复一日地坚持与深入。为此,广德实验学校将“夯实常规管理,筑牢学生成长根基”作为实现育人目标的战略支点,投入巨大精力,构建了一套精细化、系统化、浸润式的习惯培养体系。学校将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精心制定了详尽的标准与方案,从清晨起床清洁到课室行为规范,再到夜晚的安寝入眠,每一个环节都注入行为规则。

    “刚入学时,觉得规矩好多好严,从起床到睡觉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有点不适应。但坚持了一个学期后,感觉真的不一样了。以前在家写作业拖拖拉拉,后来在自习课能很快进入状态,效率高多了。内务整理也让我学会了井井有条,感觉整个人都更精神、更有计划性了。老师们特别细心,会不断提醒我们,做得好的地方也会马上表扬,慢慢就养成了好习惯。”广德实验学校高三毕业生关同学表示。

    高考分数超过特控线的李同学说:“在学校的这三年,最宝贵的财富不是刷了多少题,而是养成好的习惯。严格的作息让我精力充沛,在课堂上更专注;内务整理让我学会如何让生活井井有条。听家长说,高考那几天,有学生会紧张到睡不着,但我依然能按平时的节奏作息、复习,心态保持得很稳。这些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是学校给予我的硬核竞争力,让我受益匪浅。”

    学生的变化也让家长们感到无比惊喜。“以前孩子在家做事比较散漫,书桌乱糟糟,时间观念也差。进入学校后,变化是肉眼可见的。周末回家,起床不用催了,自己会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学习也很有计划,到点就知道该做什么。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他懂得了尊重规则,在公共场合也很有礼貌。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抓行为习惯,真的是抓到了根子上。这也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广德实验学校学生家长王女士说。

    走进广德实验学校,总能在校道上看见学生精神抖擞地参加军训。作为一所拥有“红色基因”的学校,该校从办学之初就开始积极打造具有国防特色的教育——在高中部用心打造国防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据了解,国防班学生平日除了宿舍内务要参照军队标准执行外,在每周的固定时间,都要穿着统一的军装参加军训。“相比其他班学生,国防班学生体能训练更多,但他们在上课时都十分投入和专注,平日里也更有纪律性和团队意识。每天醒来后迅速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宿舍内所有的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地面及卫生间干净整洁,这样的内务已成为国防班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吴怀军表示。

    国防班学生哪怕回到家,依旧会延续在校的生活习惯。“孩子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然后打扫房间卫生,并且能独立规划好假期作息时间,我们家长也不再担心他的自律能力了。”国防班学生家长郭先生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防教育的育人成果还体现在学生的升学上。据统计,广德实验学校办学至今,已有多位学生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等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构建多元化育人体系

    让学生素养以多姿多彩的形式“绽放”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每一所学校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广德实验学校深知,相比学科成绩,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核心素养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学校要做的是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

    军拳擒拿、琴棋书画、词曲舞蹈、武术体育、发明创造……不少家长对广德实验学校的了解,是从该校一年一次的社团特色开放日开始的。每到那天,学校会面向社会开放,进行种类繁多、覆盖面广、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展演。这不仅是家长们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更是广德实验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广德实验学校积极践行“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理念,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让学生素养以多姿多彩的形式“绽放”。

    主题活动,润泽心灵。“主题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利用开学典礼、文明礼仪月、教师节、班主任节、科技节、语言文化节、励志讲座、模拟招聘会等节点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知文明、长智慧、明目标、勤上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明确人生方向,遇见更好的自己。同时,聚焦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开设了涵盖学科、体育、艺术、劳动、信息等多个方面的社团,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才华的平台。其中,学科社团包括数学建模、物理实验、语言艺术等,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体育社团包括篮球、足球、舞蹈等,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艺术社团包括绘画、音乐、戏剧等,提升艺术修养和才华。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吴怀军说。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吴怀军望向荣誉墙:从2019年该校首届高中毕业生陈烨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再到今年培养出高考分数676分的优秀学子,帮助50多位曾在中考失利的学生考上本科。“我们不要‘流水线上的优秀学子’,而是要让野百合也有春天,才是教育的魅力之在。”吴怀军说。

    教育的光芒,不只是照亮塔尖,在广德实验学校,可以看见分数背后的东西——那些晨跑时的口号、导师桌上的谈心笔记、社团教室的灯火,共同编织成托举青春的大网。这或许正是“低进优出,高进优出”的核心答案:以心育人,悉心育才。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