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村企共生激活“造血”新动能
打造有温度的“老年幸福家园”
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镇村风貌提升群众幸福加码
校地合作赋能“百千万工程”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7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胜镇把握“双百行动”机遇
校地合作赋能“百千万工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在直播间推介龙胜特色农产品。

    “321!上链接!”近日,在龙胜优品馆内,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在“龙胜优品”线上直播间卖力推介龙胜本地特色农产品。这场有趣又有意义的直播,是龙胜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龙胜镇紧紧抓住校地合作机遇,与对口共建高校深度联动、精准发力,将高校资源与龙胜镇本地优势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双百行动”校地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全新路径。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淑珩

    通讯员 黄炜东 谢家辉

    创新联动模式

    扩大结对共建“朋友圈”

    “我们从统筹规划入手,创新联动模式,构建‘政府+高校+企业+科技特派员’四方联动机制,积极扩大‘双百行动’结对共建‘朋友圈’。”龙胜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推进“双百行动”结对共建工作的过程中,该镇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涵盖科技赋能、人才培育等内容的共建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政府统筹政策与资源,高校输送专业人才,企业提供实践场景,科技特派员团队提供教学技术,大家责任分工明确。”龙胜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2024年至今,龙胜镇与华南理工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密切合作,将“龙胜所需”和“高校所能”紧密结合,组织专家教授、学生、科技特派员等深入龙胜镇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多次召开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开展反诈防骗、防溺水教育,以及征兵入伍、助学贷款等政策下乡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受益。

    立足产业定位

    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龙胜镇立足产业定位,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坚持工业筑基、农业赋能“双轮驱动”,推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在工业方面,我们以金牛山产业园的建设为依托,打造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工业脚轮、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实训教研平台。”龙胜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镇先后组织鸿兴橡胶、鸿星脚轮、铸辉制造、华发金属包装等企业参加广纳英才“开”创未来招聘会、高校毕业生招聘季双选会、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等招聘活动,吸引大学生入园进行就业实践。2024年以来,龙胜镇已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招聘活动约10场,覆盖大学生、社会人士等约2万人,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满足企业人才资源需求。

    此外,龙胜镇还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镇内典型村作为产学研建设重点,助力高校大学生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今年4月,龙胜镇邀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到该镇胜桥村光伏产业基地、广东省月映虫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光伏+农业”项目,研究“智能监测+精准种养”、高精设备更新、提升土地综合产出率等内容,切实搭建校企对接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平台。“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对接,探索‘光伏+农业+研学’‘光伏+农事体验’等新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并为学生们提供可靠的实践学习平台。”广东省月映虫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结合地方实际

    整合资源推动发展

    近年来,龙胜镇紧抓开平市深化“双百行动”校地共建打造县域发展示范样板的机遇,着重突出理论知识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结合,助力高校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推动地方发展。

    在助力打造土特产“金字招牌”方面,龙胜镇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整合资源搭建“龙胜优品”行政区品牌线上直播销售平台,目前已开展多场线上销售活动。目前,线上销售额累计达20万元,有效拓宽“龙胜优品”销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龙胜镇还积极支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实践团队实地调研龙胜镇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出水水质情况,并结合在社区内收集的问卷调查报告和专业知识分析数据,提出污水治理建议,有效推动“双百行动”落到实处。

    “接下来,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镇域产业资源,打造特色典型,解决实际问题。”龙胜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