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王丹) “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对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知。”新会区政协委员莫文艳在聆听市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成效后感慨道。近日,市检察机关“加强刑罚执行监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在新会区社区矫正中心启动,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司法行政机关代表通过交流、参观等形式,全面展示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
活动现场,受邀代表参观了新会区社区矫正中心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观看了由市检察院拍摄制作的刑事执行检察职能宣传片《大白去哪儿了》,对检察机关内最不为人了解的部门——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工作有了具体了解。随后,江门、新会两级检察院和司法局分别介绍了社区矫正、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和典型案例,并与受邀代表开展座谈交流。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成功研发相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4个,检察机关借助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相关模型均成功上架最高检法律监督模型平台。其中,市检察院研发的“监狱罪犯减刑、假释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让驻监检察人员既可从宏观上掌握监狱刑罚变更执行整体情况,也可从微观上掌握每一名罪犯考核成绩及改造表现。模型自研发成功后应用于对江门监狱办理减刑、假释检察监督中。一年来江门市检察院通过该模型已先后为107名符合减刑条件、确有悔改表现且不及时提请将显失公平罪犯提出可以减刑的建议、36名符合假释条件罪犯可以启动假释的建议,全部被采纳。2024年全年驻监检察室收到反映罪犯狱内各种诉求信件总数较上一年减少了40%以上。
同时,为切实解决生产经营和社区矫正的现实冲突,维护社矫对象的合法权益,去年底,市检察院联合市司法局共同制发《关于加强江门市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及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管理和监督的指导意见》,并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将适用请假外出的条件由因正常工作需要扩大至因正常生活或工作需要,从而满足了全体社矫对象因不同条件下的请假或经常性跨市、县活动需要。“该意见的实施优化了请假流程、扩大了申请对象范围,也提升了社矫机构的办理质效。从我们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办理的请假外出数量所占比例为2022年至今办理总数的五分之一。”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主任林振宗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