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台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推动“侨乡+侨校”联动发展
建设绿美乡村引客来
乡村焕新“步步生花”
让优质音乐教育资源直达侨乡
品牌矩阵进一步丰富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山携手暨南大学
推动“侨乡+侨校”联动发展

    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素敏) 7月3日,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台山市委统战部联合主办,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和旅港台山陈氏家族联合会协办的《侨兴海宴:广东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口述历史》(以下简称《侨兴海宴》)新书发布会暨校地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新书的出版以及暨南大学—台山校地合作基地的建立,将有效赋能侨乡高质量发展,为台山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学术动能,提供实践支撑。

    活动中,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与台山市委统战部签订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协议,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将依托台山“侨乡”历史文化资源与暨南大学“侨校”学术智力优势,在侨史研究、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侨兴海宴》由统战部门支持,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团队历时2年编纂完成,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5万字,通过对40余位(个)海宴华侨农场归侨个体和家庭的口述实录,全景展现来自13个国家的归侨群体在重大历史关键阶段返回祖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海宴华侨农场从海滨盐碱滩涂耕耘建设为沃野良田和现代化美丽家园的奋斗史诗。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教授鞠海龙表示,《侨兴海宴》的出版彰显了暨南大学作为“侨校”传承华侨文脉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感,同时,校地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将有力推动学院立足侨乡沃土服务国家需求,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新发展。

    在研讨环节,归侨代表关福乾、曹国秀、方光明以亲身经历讲述海宴华侨农场沧桑巨变与个人家庭命运轨迹,炽热的家国情怀与回馈桑梓的初心令人动容。相关领域研究专家徐健、陈明信、潮龙起、张云等则从文旅发展、博物馆事业发展、华侨华人和华侨农场历史资料研究以及国际关系和田野政治学的结合等不同视角,解读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和侨乡精神研究的时代价值和学术意义。

    近年来,台山市积极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坚定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通过本次合作,台山市将进一步推动“侨乡+侨校”联动发展模式走深走实,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