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拉近“邻”距离 激活“邻”聚力
应届高考生半价游川山群岛
趣味竞技促团结
昔日“堵心路” 如今“暖心道”
善用法治“金钥匙” 解纷纾困暖民心
15名新业态劳动者入会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九镇平安法治办副主任林婉君:
善用法治“金钥匙” 解纷纾困暖民心

林婉君(左二)和同事们定期深入各村(社区),与村干部围坐交流。

    在四九镇平安法治办公室里,副主任林婉君专注地翻阅民法典。对于法治知识的学习,是她每日工作的必要环节。正如她所言,要用法治力量化解乡村波澜,守护这方水土的和谐安宁。自2020年入职以来,这位年轻的政法工作者将“护航平安”四字铭刻于心,化作日复一日的坚实步履。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台政宣

    直面风波

    做公平的“解铃人”

    农村集体经济分红问题,向来牵动着群众敏感的神经。去年,一宗关于分红不公的诉求打破四九镇某村的平静,情绪激动的村民围在村委会办公楼门口表达质疑与不满。

    林婉君闻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向村干部详细询问村民的基本情况、资金来源和分配依据。随后,她搭建起沟通桥梁,召集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相关部门及法律顾问召开民主议事会,村民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在多轮艰苦协商调解中,林婉君既讲法理也通情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共识,一场可能升级的矛盾纠纷在法治框架内成功化解。

    林婉君深知,提升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是筑牢平安建设的前沿堡垒。她和同事定期深入各村(社区),与村干部围坐交流,倾听他们在台账管理、法治宣传、治安防控中的困惑与难点。

    工作中,林婉君不仅手把手指导同事完善工作台账的规范记录,更注重“授人以渔”。针对村(社区)干部法治宣传手段单一、效果不佳的问题,她分享“以案说法”“方言普法”等接地气的方式;对于治安防控中的薄弱环节,她结合各村实际,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通过我们的帮助,为基层干部日常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更多管用实在的办法,让基层干部的工作更有效率和章法。”林婉君说道。

    融化坚冰

    做群众的“暖心人”

    去年夏天,林婉君提着一袋新鲜水果走进社区一家商铺走访。“大姐,我带了一些你喜欢吃的水果,尝一尝!这个暑假打算带孩子去哪儿走一走?”亲切的问候消融了彼此的生疏。林婉君一边聊着家常,了解对方的家庭近况、工作动态,一边将法律法规、政策精神融入朴实的乡音之中,春风化雨般引导对方树立正确观念。这是林婉君日常工作的一面。

    林婉君深知,平安治理并非冰冷的管控,核心是对人的关怀与引导。她笃信“真心能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常借节日之机主动探访,通过聊家常拉近距离,耐心倾听群众声音,用真诚的关切代替生硬的普法,让干群关系更紧密融洽。同时,她从群众的言谈点滴中及时捕捉社情动态,为精准服务群众筑牢根基。

    基层的长治久安,根植于群众心中的法治信仰。为此,林婉君积极奔走,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将法治的清泉引入校园、企业和田间地头。

    在四九镇中心小学的操场,“法治进校园”活动定期举办,林婉君组织策划的模拟法庭生动上演,在互动游戏中巧妙融入反邪教、反诈、防欺凌知识,在欢声笑语里筑起安全屏障,法治的幼芽在孩子心中悄然萌发。面对企业职工,她聚焦现实关切,开设劳动领域普法讲座。此外,还有专业律师受邀讲解劳动法,围绕合同签订、工伤维权、安全生产等热点答疑解惑,帮助职工厘清“权利清单”。

    “作为基层法治工作者,要甘做最坚实的铺路石。”林婉君以法为犁,深耕乡村治理的沃土,以情为露,润泽百姓心田的和谐,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写下基层法治护航者最温暖的注脚。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