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侨都·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科批次今起投档录取
我市19名教师上榜
以戏载德 以文化人
“专车”接送娃 上学不堵啦
文言文“思辨”教学探究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戏载德 以文化人
——江海区华兴小学“戏剧+”特色课程赋能德育的创新实践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江海区华兴小学以百年校训“恕人律己,明道立德”为灵魂,深度融合戏剧艺术,创新打造的“戏剧+”特色课程,探索出一条以戏化人、以美育德、以文化魂的德育新路径。

    江海区华兴小学 黄笑颜

    “戏剧+”课程:立体构建德育实践场

    “恕人律己”指向诚信、友善、宽容与自省;“明道立德”则强调爱国、敬业、公正与担当。面对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华兴小学敏锐地将学生对戏剧的浓厚兴趣转化为德育契机,精心构建了“戏剧+”特色课程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戏剧搭建沉浸式、体验式的德育实践场,让“恕明”精神可知、可感、可行。

    通过戏剧赏析,引领学生思辨明理,感悟道德情感。如赏析《雷雨》,聚焦人物因缺乏“恕”心导致的悲剧,反思“恕人”对和谐的重要性;剖析《茶馆》中人物在困境下对“道”与“德”的坚守或迷失,深化对“明道立德”的理解。

    在戏剧表演中强化责任担当。学生在《汨罗魂》中演绎屈原,体验“明道立德”的崇高;在排练中,“律己”(遵守纪律、打磨细节)与团队协作(互相支持配合)成为“恕人”(理解包容)的具体实践。围绕“恕明”主题创作校园剧,如挖掘校史中林翰屏先生兴办女学的义举。从故事挖掘到情节构思、编排演出的全过程,为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

    学科融合:五育协同,全面育人

    华兴小学开发学科融合“戏剧+”校本课程,涵盖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科学、劳动等多个学科,五育协同全面育人。

    语文戏剧课改编演绎《红楼梦》,学生深入角色内心,体会人物在封建礼教下的挣扎与选择,探讨“恕”(如宝黛之情)与“道”(如个人追求与社会规范)的冲突与平衡;英语戏剧课排演《灰姑娘》,在跨文化语境中比较人们对于善良、诚信与坚韧的认识。

    美术戏剧课上设计服装道具、绘制布景,感悟传统美学,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与创新;科学戏剧课将科学史(如《天工开物》)或科学原理改编成科普剧,让学生理解求真务实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劳动戏剧课弘扬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景演绎中理解“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以戏载德,以文化人”成教育品牌

    戏剧与“恕明文化”的特色实践,结出了丰硕的德育果实: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共情与宽容,在排练中学会自律与坚持,在创作中思考价值与信仰。校园友善互助氛围更浓,自律自强意识更强,对校史校训的自豪感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戏剧实践锤炼了学生的艺术审美、创新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同理心、正义感、责任感和毅力,以及合作、守信的意识。“以戏载德,以文化人”的模式成为区域教育品牌,为周边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华兴小戏剧社团的学生在各级戏剧比赛中表现优异,佳绩频出。2024年,《墟街讲解员》登上江门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舞台,荣获一等奖,被授予“最高艺术团队”称号。该剧还代表江门市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三等奖。

    华兴小学承“恕明”之光,借戏剧艺术之韵,深耕出一片立德树人的沃土。学生在角色中共情,在创作中明志,在协作中担当。该校“戏剧+”特色课程生动诠释了文化传承、艺术滋养与德育铸魂的融合之道,为新时代小学德育创新提供经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