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蓬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优良作风保障蓬江高质量发展
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杜阮凉瓜以质突围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物业代建+返租”
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
筑牢台风季安全防线
“靠山吃水”兴产业富村民
为孩子们“托”起精彩暑假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棠下镇河山村念好“山水经”,做活“资源账”
“靠山吃水”兴产业富村民

每当入夜,江顺大桥“九点九”文旅集市便会迎来大量市民游客。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罗霈

    通讯员 棠党办

    棠下镇河山村位于蓬江区北部,地处西江河畔、滨江大道旁、江顺大桥底。过去,河山村因远离城区,只能依托100公顷鱼塘、53.3公顷山林等资源禀赋,发展粗放型水产养殖业。

    随着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近年来,河山村乘“百千万工程”东风,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带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念好“山水经”,做活“资源账”,探索推动了一批促振兴、惠民生的实事项目落地。如今,河山村村容村貌不断焕新,乡村产业越发兴旺,去年村组集体经济收入超630万元。

    网红夜市带“旺”乡村

    江顺大桥是连接江门与顺德的交通主动脉、过江主干道,日均车流量超5万辆。如何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吸引市民游客进村游玩打卡?

    去年起,河山村盘活桥底闲置土地资源,通过整体规划、连片开发、租赁发包等方式,推动在西江沿岸修建绿道,引入创意集装箱商铺,沿着长约1公里的西江岸线打造江顺大桥“九点九”文旅集市,通过增设灯饰照明、停车场等,陆续完善夜市设施。

    “此前,在江顺大桥底自发形成的夜市存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如今经过改造后,文旅集市实行规范化管理,让乡村人气变得更旺,同时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河山村党总支委员郭健壮说。

    据江门市江顺九点九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谭先生介绍,随着暑假来临,如今每晚前来文旅集市打卡的市民平均超过2000人,“不少市民是从顺德过来五洞村吃牛肉,然后再来到文旅集市逛一逛,品咖啡、赏江景。”

    如今,随着美味轻食、童趣游戏、休闲轻饮等各式业态入驻,这个位于河山村的网红夜市“烟火气”越发旺盛。据统计,集市目前已吸引近30家商铺进驻,还有村民探索通过摆摊创业提升收入,直接为村集体带来70多万元租金收入。郭健壮透露,河山村目前正积极推动文旅集市进一步“延伸”,引入更多娱乐设施,增强夜市游玩体验。

    聚焦发展集体经济,今年,河山村将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推进留用地建设,筹备新建农贸市场;村企联动盘活土地资源,推动村内家居家具生产企业利华实业增资扩产,新建现代化厂房;规范村组集体经济合同签订,保障集体利益……

    产业发展带“富”村民

    “我主要养殖鳗鱼、桂花鱼,成本取决于鱼苗挑选、喂养饲料等,相信能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参与。”这些年,河山村党总支书记黎沃润带头承包鱼塘、搞起水产养殖,与村民们一起改良养殖技术、拓宽市场销路。

    除了网红夜市,河山村还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例如,随着村内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河山村不断丰富水产养殖的品种结构,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推进水产养殖业优质化、品牌化,逐步壮大村小组鱼塘发包集体经济收入。如今,河山村的水产养殖业总产值已突破千万元。

    规整的塘边机耕路是参与水产养殖的村民们日常通行保障。过去,滨江大道旁的汇元村小组机耕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不利于运农具、搞养殖。今年以来,河山村党总支走家入户征集意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推进村内塘边机耕路改造升级,从筹集资金到施工验收,短短数月实现了机耕路硬底化。

    此外,河山村通过对接慈善会争取专项资金,更换乡间巷道路灯,点亮村民们归家路;推动槎溪村小组河涌防洪路修缮工作,避免汛期内涝影响村民生产生活;龙坑村小组篮球场经过翻新焕然一新,万安村小组增设健身设施,村民休闲运动有了更多去处……除了带动致富发展,河山村党总支还着力完善民生设施,办好村民急事难事,让村民共享村集体发展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