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侨都·求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到江海区打疫苗有优惠
天太热,小心脑血管意外
为何要多观察2小时?
为孩子们筑起健康“防护墙”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7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营造良好环境 守护“成长绿洲”
为孩子们筑起健康“防护墙”

指导专家 江门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部副主任医师李嘉雯

    校园是孩子成长的“绿色港湾”,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与健康息息相关。了解校园健康环境知识,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护墙”。

    教室是学生健康学习的“光合空间”。空气清新度方面,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应≤0.15%。若通风不足,孩子易出现困倦、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建议课间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流动起来。室内光线方面,合适的灯光像护眼小卫士,减少用眼疲劳,保护学生视力。因此,教室宜采用南北向双侧采光,教室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5,桌面照度≥300lx,黑板局部照明≥500lx。声音的边界方面,嘈杂环境会让学生难以专注,而安静的空间能让思维更清晰,外环境对教室产生的噪声应≤50dB。

    同时,教室的桌椅应按学生身高“量体裁衣”,过高或过矮的课桌椅可能会引发学生驼背、低头近距离视物,影响学生的视力以及脊柱的正常发育。因此,学校应根据学生学年中期至末期的身高组成比例,以最高比例状况配置主要型号的数量,搭配主号相邻两个型号为辅,每个教室至少配备两种不同型号的桌椅,让孩子坐得挺拔、学得舒适。

    校园公共场所是健康的“隐形守护站”。图书馆室内温度≥20℃、桌面照度≥300lx、噪声≤50dB、空气细菌数(撞击法)≤2500CFU/m3、二氧化碳浓度≤0.10%。体育馆室内温度≥16℃,可吸入颗粒物≤0.25mg/m3、空气细菌数(撞击法)≤4000CFU/m3、二氧化碳浓度≤0.15%。此外,还要定期开窗“通风+消毒”,赶走看不见的“细菌小怪兽”。

    日常生活方面,应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习惯。一是让卫生设施更便利,厕所无异味、无积水,洗手池配备洗手液,教会学生“七步洗手法”,让邋遢无处可藏;二是定期清洁和消毒,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区,体育器材等公用物品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垃圾要及时分类清运,防止蚊蝇滋生、减少异味及切断病菌传播链;三是保障饮水安全,直饮水机滤芯需定期更换,建议开学前或水机清洗消毒后对饮用水进行项目全分析检测,学期中可按需进行抽检或全检,让学生的每一口水都喝得放心。

    健康的校园环境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守护。学校应将环境卫生管理作为一项核心的工作,投入必要的资源和精力,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和检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比如设计班级通风值日表、发起“课桌椅身高匹配”调查、开展卫生相关趣味小比赛等,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家长也可鼓励及带领孩子参与健康行动,做孩子的健康引路人。让我们共同携手,把校园变成滋养身心的“成长绿洲”!

    (江门市疾控中心 李嘉雯)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