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雨水频繁到访
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当“Demimi”遇上碉楼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7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Demimi”遇上碉楼
加拿大籍华裔艺术家将画展搬到榕树下
胡丹阳选择将画展搬到仓东村的大榕树下。

    近日,开平市塘口镇仓东村迎来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画展——没有高雅的展厅,没有专业的灯光,取而代之的是一棵大榕树撑起的天然展厅,充满乡村的自然气息。斑驳的树影下,一幅幅色彩明快的画作静静陈列,画中的IP形象“Demimi”、蟛蜞和菱角与开平碉楼巧妙融合,市民、游客三三两两聚在大榕树下欣赏画作,不时举起手机记录下这场独特的艺术展览。

    这场主题画展是“2025开平世遗嘉年华之仓东遗产保护与活化体验周”系列活动之一,出生于开平的加拿大籍华裔艺术家胡丹阳以艺术为媒介,探讨侨乡文化遗产保育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仓东理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淑珩

    艺术与乡土的碰撞 让“Demimi”与碉楼“对话”

    胡丹阳自幼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从加拿大安大略艺术学院毕业后,他一直从事艺术和创作设计工作,作品巧妙融合东西方艺术风格,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2019年,胡丹阳创作了个人IP“Demimi”。

    胡丹阳虽然定居加拿大20多年,但是他一直心系故土,致力于用画笔连接故土与世界。2019年7月,他毅然放下加拿大的事业回到开平,决心用艺术回应深埋心底的乡愁。

    “艺术不该束之高阁,应该走进生活,和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产生共鸣,我想用艺术记录侨乡开平的变化,让更多人看到这片土地的文化魅力。”谈及为何选择回乡创作,胡丹阳坚定地说。回到开平后,他被仓东村的“文化保育+生态保育”双轮驱动的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模式所吸引。

    “我的恩师谭金花是仓东计划的发起人,她告诉我,仓东计划主要是通过社区营造、建筑修复、非遗传承、研学教育等方式,推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创新利用,并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这与我的艺术创作理念不谋而合,我决定让我的个人IP‘Demimi’留在仓东。”胡丹阳说。

    于是,“Demimi”这一笑口常开的兔子IP形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Demimi’象征仓东计划的永恒追求——遗产保育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即人民健康快乐地生活和社区和谐发展。”胡丹阳解释道。在画作中,“Demimi”以活泼可爱的形象出现,或拥抱碉楼,或在田野间奔跑,寓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诠释乡土的生命力。

    在胡丹阳看来,“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侨乡历史的一个缩影。他关注的除了建筑本身,还有背后“人”的故事。“碉楼是华侨漂洋过海的见证,而‘Demimi’则代表今天人们对幸福社区的向往。”多年来,胡丹阳坚持将“Demimi”这一IP形象与开平碉楼等开平文化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作品。“今年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18周年,这次展览我将2019年到现在所有与碉楼有关的创作都呈现出来,并做了一个‘Demimi’彩色碉楼气模,希望让大家通过这些有趣的画作了解开平碉楼和乡村文化。”胡丹阳说。

    打破空间界限

    用艺术讲述“仓东理念”

    传统的艺术展览通常在美术馆或画廊举办,而胡丹阳选择将画展搬到仓东村的大榕树下。

    “艺术如果只存在于‘白盒子’里,那它就失去了生命力。”胡丹阳说,这棵大榕树是村民日常聚集的地方,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节日时更是社区活动的中心,是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办展,艺术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展览期间,村民常常驻足观看画作,甚至主动分享自己对画作的感受。“这个小兔子笑得真开心,就像我们小时候在碉楼边玩耍的样子。”仓东村村民谢伯指着一幅画作笑着说。

    除了“Demimi”,在与仓东计划发起人、五邑大学教授谭金花探讨后,胡丹阳还为仓东计划创作了“蟛蜞”“菱角”两个IP形象,展示仓东计划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理念。

    蟛蜞是开平农田、水渠边常见的小动物,是孩子们玩耍的对象,旧时人们还常捣碎腌制成咸酱下饭,是村民乡村生活的美好记忆。在画作中,蟛蜞化身“生态小卫士”,清理河道、守护稻田,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希望通过艺术创作,让更多人关注乡村的生态保护。”胡丹阳说。

    菱角是开平过七夕的应节食品,孩子们也用来制作玩具,是老一辈的集体记忆。胡丹阳说,将菱角作为仓东计划的IP形象之一,主要是想表达文化生态保育理念。在他的画笔下,菱角被赋予拟人化的形象,它托起传统民居的瓦片,或与碉楼并肩而立。“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认识菱角,我画它,是为了让这些逐渐消失的记忆重新被看见。”胡丹阳说。

    夕阳西下,榕树下的画展迎来又一批观众,孩子在树下围着画作嬉戏,老人指着画作回忆往事,年轻人拍照“打卡”,分享到社交媒体……胡丹阳的这场画展,没有高深的艺术理论,也没有遥不可及的技法,但它让艺术真正走进生活,这也是“仓东理念”的生动注脚——侨乡文化遗产保育与社区可持续发展。“这次画展对于我来说还是一次关于‘根’的探讨,对于华侨华人来说,碉楼是祖辈奋斗的象征,对于年轻一代来说,IP形象则是文化创新的载体。希望通过我的艺术创作,推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创新利用。”胡丹阳说。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