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心为民守平安 忠诚担当护正义
筑牢社会稳定安全墙
让“台山优品”走向更广阔舞台
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以专业所长助力“百千万工程”
精准服务产业链人才需求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汶村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吴泓汛用真情化解纷争
一心为民守平安 忠诚担当护正义

吴泓汛(左)着力构建“一站式”矛盾调处平台,让群众烦心事有处说、有人管。

    平安与和谐,是广大群众深切的期盼,也是基层政法工作者执着坚守的追求。汶村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吴泓汛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纷争,用智慧织密防线,守护万家灯火安宁,他以赤诚之心和务实之举,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一心为民守平安,忠诚担当护正义”的深刻内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台政宣

    深耕网格 织密基层“平安网”

    基层治理如绣花,须下针脚细密的功夫。吴泓汛着力构建“一站式”矛盾调处平台,让群众烦心事有处说、有人管。在他的推动下,一张覆盖全镇、动态运行的“防护网”在汶村镇悄然织就,网格员、调解员敏锐感知社区的细微脉动,定期排查、梳理分类、建立台账、限时化解。面对复杂疑难纠纷,吴泓汛挺身在前、牵头协调,今年以来成功主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宗。

    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支撑。吴泓汛大力推动“雪亮工程”,在全镇关键部位布下高清摄像头,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无盲区。同时,他积极构建“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将全镇科学划分为20个网格,专业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信息采集、问题上报、任务处置的信息化流程,实现对“人、事、物”的精准管理。

    情系冷暖

    搭起民心“连心桥”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难,再难也要解决。”这是吴泓汛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躬身践行的准则。他主动敞开办公室大门,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对于信访案件,他从不推诿绕道,而是迎难而上,深入实地“解剖麻雀”,寻求破解之道。

    汶村镇某诊所意外事件便是吴泓汛“以心换心”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注脚。该镇某患者在该诊所治疗不幸离世后,家属情绪几近崩溃。吴泓汛利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组建联合调解组,并带领团队双管齐下。一方面,法理先行,组织汶村镇公服办、汶村派出所、汶村司法所、海宴法庭、深井检察室召开工作会议深入研判,其中,汶村镇公服办负责会同卫监所对该诊所的合规经营进行审查,海宴法庭、深井检察室负责提供法律咨询,制定调解计划。另一方面,情感疏导,耐心倾听家属意见,给予真诚抚慰。在缓解家属情绪后,海宴法庭、深井检察室、汶村司法所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向家属进行客观分析,并阐明法律上对责任的认定标准。经过联合调解组的情绪疏导和法理分析,家属心中的郁结得以化解,愿意接受调解。这场可能升级的纠纷,在法与情交融的智慧中得以圆满化解。

    守护海疆

    筑牢国门“金盾墙”

    地处沿海的汶村镇,反走私、反偷渡形势严峻。吴泓汛深知肩上责任如山,将构筑坚固防线视为重中之重。他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为海岸线编织起无形的“天罗地网”。该镇组建一支由50名精干民兵组成的海岸巡防队伍,将防线科学划分为两段,设置固定哨点,风雨无阻开展常态化巡逻。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巡查300余人次。在易上岸风险点,吴泓汛组织人员安装高清摄像头、强力探照灯与警示灯、大功率广播喇叭等,织就一张全天候、无死角的智能监控网络。这些“千里眼”与“顺风耳”时刻保持警惕,让海岸线上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显著提升了精准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

    从诊所调解的苦口婆心,到网格巡查的细致入微,再到海岸巡防的栉风沐雨,吴泓汛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肩膀扛起责任,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