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考上台山一中了!”7月19日,台山市怡霖学校迎来了两位特殊的访客——2025届初三毕业生陈嘉滢和李香施。她们带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回到了这片曾经挥洒汗水、收获知识的土地,与师长们分享升学喜讯。班主任欧阳惠雯看到两位学生,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看到你们现在的成绩,我感到非常骄傲。”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陈嘉滢感慨道。在校园中央的“荣畅林”下,老师、学生和家长围坐畅谈,细数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初一入学时,她们的成绩并不突出,如今却以优异成绩被重点高中录取,这样的逆袭故事在怡霖学校并非个例。
今年中考,该校有59名毕业生,8人考入台山市第一中学(含2名创新班学生),4人考入台山市华侨中学,9人考入台师高级中学,12人被台师高级中学艺术班录取,另有15人考入其他普通高中。
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对毕业生们三年寒窗的最佳回报,更是怡霖学校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该校引入“新八德”教育,正逐渐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引领学生成长的关键力量。
文/黄颖欣 图/学校提供
百年积淀
发展成为现代化民办学校
台山怡霖学校位于大江镇陈边村,原名德星学校,始建于1926年,是台山地区最早的一批乡村学校之一。岁月悠悠,学校历经风雨,从最初的德星学堂到如今的现代化民办学校,见证了台山教育的发展历程。1980年,爱国华侨陈荣畅先生联络乡亲,出资重建德星学校,让这所老校焕发新生。2011年,学校再次升级,成为台山市第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开启了教育创新的篇章。
“赢在服务,贵在真诚”是怡霖学校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个性明朗、行为规范、学业优良的时代学子”是学校的办学目标。该校执行董事、校长陈佑民表示:“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好知识,更要让他们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办学以来,怡霖学校凭借优异的教学成绩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该校先后三次荣获“台山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并被评为“广东省象棋特色学校”,并获得2024年台山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象棋比赛初中组团体第二名……
立足校情
引入“新八德”教育体系
面对当前德育工作的“碎片化”“形式化”难题,怡霖学校积极响应党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号召,全面落实相关工作精神,结合校情实际,引入“新八德”教育体系。“新八德”,即“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守法、践行《弟子规》”,旨在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体系,着力培养“知礼明义、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好少年,确保学校德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助力“五育融合”落地见效。
“‘新八德’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引入校园,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能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同时,它紧扣品德教育这一教育核心,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助力,通过全方位指引学生品德塑造,培养其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从学生个体成长来看,‘新八德’涵盖个人修养到社会担当等多方面的品德要求,助力学生从点滴小事提升自我,实现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的全面发展,成长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新八德’的引入还有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推动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让校园焕发文明光彩。”陈佑民表示。
创新实践
引导学生崇德向善
4月2日,怡霖学校举行“新八德”教育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品德教育探索创新的序幕。
目前,学校除了每周开设“新八德”教育课堂,还实行道德班长制度,在校园里掀起一股崇德向善的热潮。每周的“新八德”主题课,成为学生品悟传统文化、涵养道德情操的专属时光。“新八德”创建办公室主任苗青表示:“通过课堂融合、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领悟‘新八德’的内涵,用爱心与耐心助力学生的品德养成。”
道德班长制度的实行,推动班级开启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新征程。道德班长由同学们轮流担任,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班级的“道德引领者”。
每天清晨,道德班长早早地来到教室门口,面带微笑,与每一位同学热情打招呼,让同学们感受到尊重与关爱。上课前,前一天的道德班长会认真总结班级前一天的情况,然后,将这份责任与期望传递给当天的道德班长。当天的道德班长则会根据班级现状,提出自己的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在一天时间里认真履行职责。道德班长制度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管理能力,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每个同学都以班级为荣,积极为班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新八德”教育在怡霖学校的深入推进,校园内外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在校园里,同学们的行为举止更加文明有礼,以往课间偶尔出现的追逐打闹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友好互助的温馨场景。在课堂上,同学们更加专注,积极参与互动,学习氛围愈发浓厚。课后,遇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们还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这些点滴的变化,汇聚成了校园文明的新风尚。
在家庭中,家长也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变得更加懂事孝顺,会主动关心父母,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有的孩子会在父母生日时,亲手制作贺卡表达感恩之情,家庭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该校教师徐小伟分享道:“‘新八德’延续发展‘传统八德’,融入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新指南。学习中,深感爱国、孝亲、尊师的重要性,爱国在校园体现为尊重升旗仪式、认真对待学业;孝亲是对父母物质照顾与精神关怀,通过日常小事体现;尊师则是课堂上尊重老师的付出,同时,学习身边人的优点。将‘新八德’融入生活,要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再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践行。这个学习实践是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该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李波表示:“学校将‘新八德’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践行美德,同时,希望学生以‘新八德’为准则,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多元育人
以特色教育推动五育协同
怡霖学校将“新八德”教育体系深度融入教学实践,以“以德铸魂”为根基,“以美育人”为脉络,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该校锚定五育协同的核心目标——通过课程融合、活动浸润等创新路径,在素质教育的沃土上精耕细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铺就了一条兼具温度与深度的特色之路。
每年一度的综合素质展示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鲜活载体。
艺术教育的舞台上,古筝班同学们弹奏的《青花瓷》巧妙融合传统韵味与现代节奏;手工班同学们创作的《春暖花开》作品,不同学科知识在手工作品里交融,创意与动手能力得到双提升。“我们希望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该校音乐教师李祺敏分享道。
运动场上,武术班同学们的表演,将传统武术与现代舞蹈创新融合,展现了青春的力量;而别开生面的象棋“1对10师生对抗赛”,智谋交锋、思维博弈精彩上演。在舞蹈室里,舞蹈兴趣班的同学们则以舞姿诠释热爱。
从艺术舞台的声光交织,到学科实践的创意迸发,从体育赛场的热血拼搏,都凝聚着师生的心血,也映照出该校“多元育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家校携手
构建良好育人生态
“老师比我们更懂孩子。”该校初三毕业生周宇翔的父亲周建辉感慨道。今年中考,周宇翔考了661分。据了解,周宇翔初二因故休学一年,直至初三才恢复学习。但在学校、老师的暖心关怀、悉心教导下,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台山一中。周建辉还分享道:“老师会及时跟我们沟通孩子的情况,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孩子的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
另一位家长雷玉印则对“新八德”中的“立志”理念赞不绝口:“孩子有了明确的方向后,学习劲头完全不一样了。在学校,老师对他们比较严格,但也关注每个人的情况,有科学的教育方法。”雷玉印回忆道:“班主任经常在晚上九点还发来孩子在校复习的照片,各科老师也陪着孩子们一起挑灯夜战。看到老师们这么用心,家长也更有信心了。”
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怡霖学校深知教育不能仅靠学校单打独斗,必须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在2025年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上,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其中,为学生加油鼓劲。当天,初三学子和父母一同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昂扬的斗志,携手跨越“得胜门”。
在今年中考前夕,部分家长自发送来“中考餐”,更有家长自费在校园内摆起了初三学子专属的美食摊位,为他们加油打气。这种爱的传递与“新八德”教育形成呼应,体现了独特的教育温度。
“‘新八德’教育和道德班长制度的推行,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品德修养、行为习惯、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巨大进步。这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陈佑民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新八德”教育,不断完善道德班长制度,让德育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片德育的沃土上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好少年。
学习心得
初三(2)班学生陈嘉滢:定目标 善总结
初中三年,最难忘的是备考期间老师们无微不至的陪伴与关怀。记得最后冲刺阶段,班主任欧阳老师总是陪着我们到晚上十点多,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数学曾是我的弱项,在老师的建议下,我设置了错题本,将每道错题的解题思路、易错点进行分类整理。“新八德”教育中的“立志”理念让我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友学”则教会我与同学们互帮互助。备考期间,我制定了科学的复习计划,把每天的学习任务细化到具体时段。特别感动的是,即便到了晚上九点,各科老师仍然在办公室等着为我们答疑。正是这份师生同行的坚持,让我最终圆梦台山一中。
初三(2)班学生李香施:科学备考 劳逸结合
我坚持“课前预习划重点,课中专注记要点,课后整理建体系”的学习方法。“新八德”教育中的“长善救失”也让我学会客观分析自身优劣势,在保持文科优势的同时重点突破理科。
同时,中考备考是一场持久战,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还可以抽时间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这不仅能让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更能增强体质。
育人有方
初三(2)班班主任欧阳惠雯:严格要求 暖心陪伴
我觉得“严师出高徒”。中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拔性考试,班主任的引导至关重要。首先,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根据各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各科任老师共同制定高效的方案,并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出现偏科现象。其次,要注重心理疏导。中考前,学生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心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最后,要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正确看待中考,避免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