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人居水平的迭代,市场越来越注重楼盘品质以及配套提升。以前,房企之间竞争会“卷”户型、“卷”外立面、“卷”大门……现在,“卷”会所成为房企竞争的新战场。
当下江门改善市场住宅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楼盘将会所纳入住宅标配。那么,江门时下在售楼盘配备的会所有什么样的特点?会所到底是看得见的“面子”,还是用得上的“里子”?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陆沿任
功能完善
会所成改善型楼盘“入场券”
无会所,不豪宅。
说起会所,相信很多看过房的消费者都不会陌生。近年来,随着本地房地产市场迎来改善购房潮,开发商推出了不少高端改善型楼盘,而这些楼盘的一大特点,就是配备了会所。市面上,包括海悦天玺、博学名苑、江发·翡翠观澜、绿城滨江·潮闻东方、蒲葵之梦·天心、保利·琅悦、汇景湾·花霖语岸、银海·兰亭四季、怡福·峰荟、骏景湾天汇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高端改善型楼盘,都配备了大型会所,而“卷”会所的风还吹到了县级市场,像博富・福美城、汇峰天峻等来自县级市的楼盘同样配备了高大上的会所,由此吸引许多消费者的目光。
事实上,会所并非近年来的新盘所独有。
2011年,新会碧桂园率先开放景观休闲与时尚功能型的架空层泛会所,通过市场反应表明,深受置业人士喜爱,使“花岸”洋房迅速走红。嘉毅地产总经理邓桐燊告诉记者,江门最早配备会所的楼盘,可以追溯到城市花园、怡康华庭、南泉山庄、五邑碧桂园、新会碧桂园等。当时的楼盘会所面积不大,功能较少,交付后转化为物管处,兼顾简单的文娱活动。后期,随着市民对生活需求和质量提升,会所面积越来越大,兼顾商务区和运动区。而近几年的会所,功能和配套已经提升至酒店式的物业管理,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同时提供管家式服务。
美智地产市场研究中心总监张镇兰表示,江门最早的楼盘会所可以追溯到碧桂园的酒店式会所,如五邑碧桂园的凤凰酒店。那时的会所功能较为单一,象征意义更大。随着市场的发展,会所逐渐从简单的休闲健身设置,发展为多功能、多样化的综合空间。“有的注重豪华感,有的强调艺术氛围,有的则注重实用性或社交功能。”张镇兰说。
高尔夫练习室、棋牌室、健身房、红酒室、电竞室、宴会厅、国学堂、KTV乃至台山市首个小区室内恒温标准泳池……台山市的博富·福美城不但配备了大型会所,还是为数不多配备双会所的小区,各种休闲娱乐设备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据悉,为满足居者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博富控股打造了拥有超8500平方米的双会所,分别坐落于不同组团,其中位于“天福组团”的“壹会所”面积约2000平方米,位于“美·学组团”的“冠军薈”面积约6500平方米。双会所配备了丰富多样的“5+11”个功能场室,同时巧妙融合自然、文化与艺术元素。
谈到为何开设双会所,博富·福美城相关负责人直言,作为差异化优势,双会所在激烈竞争中凸显项目价值,提升项目口碑与资产保值能力,使其在台山乃至整个江门的房地产项目中脱颖而出,受到许多购房者的青睐。“同时,博富·福美城占地超560亩,业主数量较多,不同年龄段的业主兴趣爱好不同,对社区配套需求也不同,会所越丰富,越能满足业主运动、休闲、娱乐、学习等多种需求,让业主足不出小区即可享受高端服务,提升便利性与舒适度。同时,双会所还可以提供丰富社交场景,助力业主建立情感联结,强化社区归属感与幸福感。”该负责人说。
而位于江海区的江发·悦璟苑则打造了江海区首个学府主题泛会所,包含阶梯阅读区、4点半学堂、拾光书吧、共享自习室、瑜伽区、跑步区、动感单车等区域。
对此,张镇兰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综合配套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会所作为高端住宅的标配,不仅能够提升楼盘的档次和吸引力,还能在营销阶段成为楼盘的重要卖点。此外,开发商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将会所作为楼盘的亮点之一,以吸引注重生活品质的购房者。同时,会所的多样化功能,如健身、娱乐、社交等,也满足了现代人对品质生活方式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其在房地产项目中的普及。
创新模式
会所运营方能显持续活力
“会所看着很美,就是当交付使用后,不知道运营情况及收费标准如何?”对于当下热闹的楼盘会所风潮,看房的市民吴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而记者了解到,个别楼盘在销售结束并交付会所后,使用情况并不理想。现时许多在售楼盘由于还没有交付会所,因此收费标准尚未明确。
张镇兰认为,一方面,部分会所规划功能与真实需求脱节,加上入住率不高,导致使用率低甚至闲置。另一方面是收费机制单一,部分业主的缴费意愿不高,使得会所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因此,如果会所能够精准定位、合理规划,并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那么它就能成为业主生活的“加分项”;反之,如果会所脱离了实际需求,就可能沦为“鸡肋”。
裕隆基地产副总经理李艳芳坦言,会所能否健康经营,跟物业公司与第三方经营平台密切相关,业主对于会所的消费水平是否认同,是否真正享受业主待遇也是关键。相比之前的会所,现在的会所功能丰富很多,将来可以有更多灵活合作的空间。
市民吴先生表示,只要费用不是太高,自己还是会乐意使用会所的。他告诉记者,平时下班后回到家,往往想锻炼一下身体,但又懒得跑去远的地方。这时候,如果小区楼下就有游泳池、健身房乃至球场等设施,就会觉得很方便。“身边有不少开了健身卡又很少用的朋友,归根到底是人有惰性,如果健身的地方就在楼下,那锻炼的积极性就会提升。”吴先生如是说。
而有业内人士则提到,会所应创新模式,多举办一些活动,以吸引更多业主的关注。以博富·福美城为例,项目常态化举办各类精彩活动,像近期广受赞誉的“夏日慈善嘉年华”就丰富了社区生活,让业主们深切感受到浓厚的社区氛围。
规划长远
会所正常运营才有保障
那么,如何保障会所日常的正常使用?开发商可以怎么做?
邓桐燊建议,楼盘开发设计时要对会所有长期运营的规划,做好布局和位置选点,同时要定位准确,结合小区人群配置相应设施,提高使用率和频次。他还提到,会所可以采用商业模式运作,且兼顾服务小区功能,如选在小区门口或临街,引入品牌商家,用租金补贴会所管理开支。
张镇兰则表示,首先应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确保会所的可持续运营。同时,收费标准应透明公开,避免引发业主不满。服务方面,建议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会所的日常运营,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这样可以避免因开发商撤场后无人管理而导致会所陷入困境,亦可考虑鼓励业主参与到会所的管理和监督中来,确保会所的运营符合业主的利益和需求。
“总的来说,会所确实是时下乃至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现在邻里之间很少有交流互动,很多人连对门都不认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小区缺乏业主可以一起交流互动的空间,而会所就具备这个功能。”李艳芳告诉记者,会所首先要方便业主进到里面,比如地下式会所和小区地库大多是连起来的;其次,要提供多样化的功能,这样业主才会愿意高频使用。如时下很多楼盘的会所都配备了游泳池、健身房、儿童游乐区等,比较实用;再者,合理的收费方式也很重要。穿行式会所和下沉式会所可以让小区物业顺带维护和管理,运营成本低,将会是以后的主流类型。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愈发丰富的会所空间,确实能给业主带来更多生活的想象,新项目琳琅满目的会所也与许多二手房拉开了代际差,但对于购房者而言,在做购房决策前,应理性看待会所配置,毕竟买房更重要的是地段、配套、户型和价格。好的会所,会成为小区的“加分项”,但并非“必备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