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游客把“侨乡记忆”带向世界
向着梦想全力进发
赋能地方文化振兴
侨乡文学魅力“出圈”
点燃乡村学子学习热情
“小战士”接受多重挑战
坐上铛铛车“1元游台山”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山籍作家文章频频亮相全国性文摘杂志
侨乡文学魅力“出圈”

    江门日报讯 近日,细心的读者发现,在国内知名综合类文摘杂志《特别关注》上,多篇台山籍作家的文章频频亮相,其中包括刘荒田、尤今等人的散文和随笔。这展现了台山作家群体的创作实力,也让侨乡文学的魅力得到更广泛传播。

    《特别关注》作为创刊于2000年的知名文摘杂志,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尤其注重选取具有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的文章。

    台山作为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孕育了众多优秀的文学创作者,他们或描绘家乡的风土人情,或书写海外的生活经历,或探讨人生哲理,作品风格各异。

    《特别关注》近期刊登的作品中,包括台山籍作家刘荒田的《行善与感恩》《相对无言的亲情》《寒夜,三海碗汤圆》等文章,以及台山籍作家尤今的《来者必去》《如常活着》《风的颜色》。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台山一位作者的作品《一九四一年的银信》,以抗战时期的台山侨批(银信)为载体,通过一封家书串联起华侨家庭与国家命运的羁绊,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人文温度。这一作品此前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后,获得广泛好评。

    《特别关注》这样的全国性文摘杂志连续刊载台山籍作家的作品,这背后既有台山文学本身的独特魅力,也折射出当代读者对“在地性”写作的需求。

    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台山的百年侨史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叙事史诗。由于侨乡特性,台山籍作家笔下流淌着两种文化基因——既有台山本土的质朴乡情,又融汇海外华侨的跨文化视角。刘荒田文章里唐人街的市井百态,尤今作品中南洋风土的人文观察,都呈现出“在地性”与“世界性”的奇妙融合。

    近年来,台山文学蓬勃发展,台山籍作家创作的优秀作品持续涌现。文学交流活动频繁,文学“大咖”来访,本土作家“走出去”等,台山文学呈现多元繁荣的创作生态。更有101部台山华侨文学著作首次入藏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些涵盖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的侨乡文学佳作,让侨乡文脉在宏大的文学版图中留下深刻印记。

    《特别关注》对台山籍作家作品的关注,不仅是对个体创作的肯定,更印证了地域文化养分对文学创作的深层滋养——当侨乡文脉遇上时代笔触,便能孕育出兼具本土特色与普遍共鸣的文学果实。             (黄颖欣)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