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爱是教育的基石。本文从开展德育活动,形成良好班风;给予欣赏肯定,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持关爱之心,贴近学生心灵等方面,深入探讨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做到“以爱为帆,从心启航”。
三埠街道办事处祥龙学校 张冬梅
开展德育活动
注重德育工作,用德育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除了传授课本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开展德育工作也可带动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取得进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教师每周可设置一节德育班会课,从爱国、感恩、安全、法治教育等方面设计主题,既可以对平时的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补充,也可在其中融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积极营造良好班风,发挥春风化雨般的作用。在积极的班风下学习生活,孩子们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由此也将成长得更好,变得更加优秀。例如,在学期刚开始的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获得文明班的班级目标,引导同学们为了这一目标,自觉遵守纪律,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同时,主动帮助暂时落后的同学。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班级逐渐形成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班风。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让学生在优秀的集体中生活,获得更大的幸福和快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给予欣赏肯定
欣赏是一种发现,一种智慧与境界;肯定是一种给予,一种信赖与祝福。当教师用欣赏肯定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将会发现每个孩子心中都装有一个精彩的世界。
教师应多欣赏学生,肯定学生,发掘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内心的真善美,并发展他们的独特之处。
贴近学生心灵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用关爱的目光教育学生,贴近学生心灵,做到严中有爱,这样能更好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关爱孩子们,热心地帮助孩子们,做到“细微处见真情”,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对于班级里暂时落后的学生,要想方设法了解他们,和他们做好朋友,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用爱为学生开辟前进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