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祖母:
夏日,我翻晒樟木箱,有一件补过的土布褂,磨薄的衣襟里面,突然滑出一张破旧泛黄的纸。您仔细看后,说,这是1938年难民所领米票的票据,背面有“剩半碗给饿得细妹”的字样。您常常给我们晚辈讲述抗战时期的经历。从这些您珍藏的老物件里,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困苦的烽火年代。
您说,一直记得针尖扎破手指的疼。1940年,您还是个小孩子,躲在灶台旁,借着窗外透过的光,给抗日战士缝补衣服。有一次,针线用完了,您一咬牙拆了自己母亲结婚时的衣服,取出里面的线,为抗日战士缝补衣物。后来,那位战士英勇牺牲,鲜血染红了那件战衣。
前些年,妈妈将这件衣服的残片镶入相框,弟弟指着锈迹般的血渍问:“这件衣服怎么生锈了?”弟弟不知道,这不是锈迹,而是志士的血,是遭受侵略的惨痛。我们后人要永远继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您常说,要铭记历史,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1942年,日军将您所在的镇子封锁,物资紧缺。您把最后半升米换了两副药,救活了邻居。您在药方背面记下赊账:“李姑三个鸡蛋,阿婆半捆柴”。后来,我们找到这个本子,泛黄纸页上米价、药价密密麻麻,有些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有一个陶器,您用了60多年。您给我们讲述它的来历。原来这个陶器,在一次战斗中被弹片削出豁口。您把这个陶器保存下来,也以此告诉我们,不要忘记那段苦痛的历史,要强大,要保家卫国。
合上樟木箱,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的中国,但在一些领域仍然一直存在着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个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上,我们真的需要仔细考虑,如何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如何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推动祖国的繁荣与富强。
此致
敬礼!
永远爱您的孙女:颖妍
2025年8月11日
江门市棠下初级中学
七(6)班 曹颖妍
指导老师: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