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教育
上一版3  
打造法治建设县域示范样板
携笔从戎正青春
开讲“情绪管理”
侨乡飞出音乐“金凤凰”
亲手拼装“抽水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山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
打造法治建设县域示范样板

台山开展首届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大讲堂大比武”活动。
台山市人民检察院开展红树林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工作。

    开栏语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总结台山市“一规划两纲要”工作实施成果,台山市委政法委、台山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江门日报》推出法治台山专栏,以执法、司法、守法普法、涉外法治各环节为脉络,深入挖掘台山市法治建设亮点成果,为台山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抢抓“大桥经济”发展机遇,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实施“一规划两纲要”(《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来,台山市紧紧围绕法治中国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省委、江门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工作要求,统筹执法、司法、守法普法、涉外法治整体推进,成效显著,荣获多项荣誉。

    台山市法律援助处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台山市人民法院获得2024年度全省法院优秀微电影微视频及新媒体作品优秀奖;台山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基地被认定为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台山市社区矫正中心成为省首批、江门首个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台山市公安局禁毒项目成功入选江门市2022年度“十大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台山市委依法治市办荣获优秀组织奖;台城司法所林志辽同志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台山市人民法院李惠桥同志荣获全省法院司法警察业务技能竞赛个人全能一等奖。

    台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系统谋划和推进法治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在推动改革、引领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不断推进台山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法治台山“名片”。

    江门日报 记者/陈素敏

    通讯员/台政宣

    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护航台山高质量发展

    法治政府建设,关键在于推进政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行政。台山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从“管理者思维”向“服务者基因”的深刻转变。

    主动倾听群众声音,积极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台山开展立法调研会22场次,完成62部法律法规征询工作,其中有5条意见被全国人大采纳。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是规范行政权力的重点,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台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10项规划列入台山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制定16份政府规范性文件、28份部门规范性文件。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台山已经完成17个镇(街)综合执法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向基层下沉127个专项执法编制。印发《台山市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健全和完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工作制度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完善综合执法工作机制。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台山行政复议权实现集中归口1个部门管理,行政复议案件量由2022年的93件增至2024年179件,增长率92%。提高了行政复议首选率:推广全国行政复议、“掌上复议”等服务平台,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提高了行政复议纠错率:2024年受理后办结案件直接纠错率20%,调解和解率30%。提高了行政争议化解率:88.83%复议案件在复议阶段实现案结事了。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好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台山始终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竞争力,营造公平良好的竞争秩序。

    政务服务一边连接政府,一边连接群众。台山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不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展示窗口”。如今,台山已有1335项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全网通办,1786项依申请事项可通过网上咨询和提交材料,实现“全流程网上办”“一次不用跑”。135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集成办理,切实做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连接创新与市场的命脉。台山市持续激发知识产权培育活力,“台山蚝”“台山青蟹”成功获准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绿岛风、心华制药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NEDFON绿岛风”商标成功入选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富华重工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获第二届江门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发明成长型金奖;“台山优品”图形商标成功注册;台山商标品牌建设案例连续两年成为江门唯一获评“省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目前台山市发明专利拥有量583件,累计有效商标注册10761件。

    强化科技赋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台山全市17个镇(街)和21个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全面上线应用“粤执法”,累计办理案件34840宗。积极推广非现场智慧监管,压减现场检查频次。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

    以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落实司法责任制,提升审判质效。切实发挥审委会对重大敏感和疑难复杂案件的把关作用,解决司法实务中的疑难法律问题,统一裁判尺度。建立了“四类案件”识别监管机制,提升案件审判质效。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位列全省基层法院前十。

    做优刑事检察,做好“检护民生”。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做好红树林湿地物种保护、中华白海豚、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等公益诉讼工作。擦亮未成年人“向日葵”品牌,自主创作法治动漫、法治微视频等15部,获国家、省级奖项。新建“省一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深化智慧警务,推进科技强警。扩大智能安防区覆盖,推动“一村一警”与网格化管理融合,构建城乡立体化防控体系。全面应用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推广AI研判、电子取证技术,提升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的打击能力。

    做优公共法律服务

    不断增进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法律不是高悬于庙堂之上的冰冷条文,而是守护群众日常生活的温暖盾牌。

    近年来,台山持续建设覆盖全市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7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17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能够面对面、“一站式”地为市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各项法律服务,并有效对接广东法律服务网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构筑“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八五”普法推进有力。全市共建成一批法治公园(广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法治宣传栏、法治讲堂。同时,全市范围内‌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279名,学法用法示范户274个,有效提升“法律明白人”法律素养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已经打造了386个“信访微治圈”,完善“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机制,推动人才力量下沉基层、外送服务。

    深耕“侨”特色涉外法治建设。依托台山市涉侨法律服务中心,整合台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涉外、涉侨服务专窗、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平台和涉侨纠纷调解室等法律资源,并在全市17个镇(街)和法院成立涉侨纠纷调解室,为台山市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公证服务等法律服务。

    潮平岸阔,自当奋楫扬帆;重任在肩,更需法治护航。台山市法治建设的铿锵步伐,正奏响着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法治强音。台山将永葆“闯”的劲头、“创”的锐气、“干”的作风,全力打造法治建设县域示范样板,持续擦亮“法治侨乡”金名片,奋力书写法治与发展同频共振的时代答卷。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