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发展新会中发展银海”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5 年 8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发展新会中发展银海”
新会银海集团当好城市开发建设运营商,持续为新会创造价值
新会银海集团以城市建设运营商的姿态,建设枢纽新城。
新会银海集团接管新汇大融城后,成功将其转型为“潮流地标”。
新会银海集团推进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二期重大项目建设。

    从新会枢纽新城高空俯瞰,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擎起枢纽经济带的“活力引擎”;新会文华小学与新会华侨实验小学共筑新会优质教育高地;梅江生态园为新城增添一抹生态绿意;新汇大融城点燃城市烟火气……这些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均留下江门市新会银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会银海集团”)深度参与的印记。

    扎根新会,与城共生,在发展新会中发展银海。近年来,新会银海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国资办的指导下,牢牢把握“大桥经济”历史机遇和区镇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加快落实新会区国企“1+5+N”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提升集团的运营管理水平,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做好城市发展运营商。今年以来,该集团在拓展融资渠道、民生安居工程、房地产建设、整合文旅资源、开发产业园区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品质和品牌进一步提升。未来,在事业部制改革成效的基础上,新会银海集团将继续服务新会,创新前行,持续为新会创造价值。

    文/李银换 吕胜根 图/郭永乐 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

    改革

    银海潮起

    从集团化改革到事业部制改革

    新会潮起,银海扬帆。

    时光回溯至2003年,新会国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新会银海集团前身)在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这家初始注册资本仅2000万元的国有独资企业,承载着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的使命,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逐步搭建起国有资本运营的骨架。

    2013年,企业更名为新会银海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21.9亿元,重点参与土地开发和城市配套、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工业园区和旅游发展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等,在城市脉搏中注入国有资本的强劲动能。

    2023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企治理架构,启动集团化改革,新会银海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从发展战略、组织架构、议事制度、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重组后的新会银海集团加强国有资产整合与股权调整,实施集团化管理,在新会国资“1+5+N”高质量发展战略框架下,明确集团的主责主业。

    2025年,面对市场变革的挑战,新会银海集团兼具勇气与魄力,坚持以改革破局,成为江门首个实施事业部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建立了地产、商业、建工、资管、投控、文旅六大事业部,构建“集团管总、事业部主战”的分级架构,同步实施品牌建设年和品质建设年,推动六大业务板块协同攻坚,提高集团运营效能,促进市场化经营。通过修订相关决策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企业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跨越,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显著提升。

    改革以来,资源协同化效应逐步显现,事业部间业务联动频繁,事业部整体运营和决策效率显著提高。地产事业部持续锚定“半城枢纽银海造”的使命,深耕城市发展;商业事业部做好“城市发展运营商”,开拓业务新赛道;建工事业部“逆境突围、主动求变”,为业务发展谋新路;资管事业部坚持“分类诊断、精准施策”,推进资产活化;投控事业部“稳收益、控风险”,稳健推进投资项目收益;文旅事业部“强管理、拓运营、促项目”,推进文旅项目开发。

    廿载耕耘,硕果盈枝。从单一投融资到覆盖城市建设全领域业务版图,新会银海集团以稳健的步伐成长为现代化地方国企标杆。在“1+5+N”战略引领下,这家承载着促进新会发展使命的国有企业,正以国有资本为纽带,坚定“在发展新会中发展银海”,为新会创造价值,未来将战略布局在枢纽新城开发运营以及全区性的生产生活配套,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书写着新会的时代答卷。

    奋进

    与城共生

    让新会人住上“好房子”

    十年枢纽城,半壁银海造。如今,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为核心,枢纽新城已初具“珠西城市会客厅”的大城气象,实现了交通、商业、教育、休闲、娱乐配套全覆盖。这是新会银海集团积极践行国企担当,多措并举参与“百千万工程”的一个鲜活写照。

    城市的焕新,离不开开拓者的深耕。一直以来,新会银海集团以城市开发建设运营商的姿态,十年如一日地开拓、建造、运营。枢纽新城的发展路径对标佛山南海千灯湖建设经验——千灯湖历经20年发展,从沧海桑田变为“广佛客厅”。新会银海集团亦以此为鉴,将“城乡共融”理念融入每一寸土地的开发,让新城区涌现更多地标式建筑:从2017年率先规划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到投资建成综合服务中心;从填补公办教育空白,投建新会文华小学、华侨实验小学,到打造商业地标新会文华商业广场、运营城市绿肺梅江农业生态园;再到主导江门双碳实验室园区运营,推动金融、商业综合体发展……枢纽新城每一步的重要蝶变,都成为“百千万工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当新会迈入发展新阶段,2023年,新会银海集团成立银海地产,以国企匠心书写“好房子”答卷,提供更宜居的空间与环境,铸就城市人居品牌新范式。

    2023年,银海地产携手怡福地产,以高标准、严要求为新会造好房。枢纽新城内,银海·怡福博荟曾霸榜区域销售前三,银海·怡福峰荟开启“4.0奢华社区”新可能,二者以品质印证市场认可。银海·盛汇天际以“未来TOD生态新城”破界,四重花园体系、突破性户型设计,重新定义“好房子”标准。银海·兰亭四季则以一字板楼引圭峰山景入窗,拓宽阳台满足本地居民偏好,让豪宅质感与实用功能并存。

    两岁的银海地产,正以“敢闯敢拼”之姿,重新定义新会人居,让“好房子”成为新会人民美好生活的载体,也为“百千万工程”中的“民生提质”注入新鲜力量。

    在“百千万工程”中,新会银海集团还以国企担当主动作为,在镇街发展、重大项目攻坚与民生保障中靠前发力,全力护航区域发展。

    利用集团化经营优势,新会银海集团加强与新会区各镇街合作,整合资源、平台、产业,帮助镇级企业发展;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整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储能产业上下游企业力量,组建新会新型储能产业联盟,奋力打造新会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实现区镇一体、园镇融合。

    位于新会区司前镇的中创新航项目建设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会银海集团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推进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二期重大项目建设。集团以超常规效率响应,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截至目前,A区桩基工程已完成,承台开挖工程启动;二期基础设施项目也即将着手建设。

    此外,新会银海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强化国资国企在关系国计民生关键领域的基础保障作用,投入数十亿元建设多个民生项目,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住宅小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古井)生活配套等项目,积极服务和改善民生,让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广泛惠及人民群众。

    可以说,新会银海集团的每一步,都紧扣“百千万工程”的脉搏,以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积极参与、精准发力,为新会区推动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国企应有的贡献。

    赋能

    赋能城市

    多板块协同让新会更宜居

    商业是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连接居民需求与区域经济。新会银海集团通过创新运营商业项目,注入现代时尚元素,把新会建设得更加现代化,并悄然改变着新会居民的生活。

    以新汇大融城为例,这座4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在2022年前因空置率超30%被称为“沉睡巨舰”。新会银海集团接管后,通过“前三个月全额返还租金”政策稳定商户,同步升级物业、优化动线,并引入多巴胺音乐节、汉服巡游等年轻化活动。如今,其出租率超九成,客流同比增长10%,成功转型为“潮流地标”,展现了国企运营的精细、深厚功力。

    正在建设中的文华商业广场总投资7亿元、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以“国际酒店+生鲜超市+亲子教培”业态精准覆盖全年龄段需求,将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一站式生活服务中心。

    新会是南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物产富饶。新会银海集团商业事业部打造的新会优品长堤旗舰店以“可带走的非遗博物馆”为定位,游客可体验新会鱼灯、茅龙笔书法、冈州古琴等非遗项目,火画葵扇、陈皮手信等文创产品通过“非遗+消费+文旅”模式实现商业化转化,成为人们感受非遗、参与传承的公共空间,受到江门市领导的赞扬。

    瞄准“城市开发建设运营商”的战略定位,新会银海集团还承担着城市运营的基础支撑:支持双水发电厂运营,保障区域电力供应;管理城市供水、固废处理及市政道路养护,夯实民生基础设施;统筹港口航运码头,深度介入全区码头经营,助力物流畅通。

    如今,新会的城市运营与发展已离不开“银海”。这些“看不见”的公共服务与“看得见”的商业升级共同构成城市发展的“骨架”与“血肉”,而其落地,则离不开资管的支持。新会银海集团资管事业部对长期闲置资产通过“主动招租+媒体引流”推进活化,做优做强产业投资,实现“以投促引”。

    资金的高效运作与技术能力的提升形成良性互动。新会银海集团建工事业部打出“练内功、拓市场、强整合”组合拳:检测站升级资质,与五邑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推动高企认定;开拓跨区域市场,区外业务斩获29单,在报建项目少的情况下,检测、勘测市场份额仍保持94%和60%;谋划检测站吸收合并勘测院,通过业务协同与资质互补,打造区域“一站式”工程技术服务,提升国有资本专业性。

    多板块业务编织的网络,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新会银海集团真正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运营者”与“赋能者”。

    发展

    未来蓝图

    开发建设运营现代化湾区新城

    信用评级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具备良好信誉的有效证明,也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通行证”,说明了企业的发展成效与社会认可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企业的资产规模、质量以及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新会新控集团成为江门首家获AA+评级的区属国企,作为新会新控集团旗舰子公司,新会银海集团成为新会区首家获AA主体信用评级的国有全资企业,这有助于新会银海集团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积极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职能,以集团高质量发展助力新会建设。

    据悉,2023年10月,新会银海集团成功发行3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票面利率3.35%,创同品种、同评级、同期限全国最低,为集团发展提供稳定资金保障。其中,公司债发行融资利率再创新低,1月13日成功发行10.5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1.79%、2.1%,4月18日发行PP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4.9亿元,票面利率2.15%,倍数3.84,类似的战例不胜枚举。

    这些数据印证了“产业+资本”协同效应的释放——通过资本运作撬动社会资源,既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又为新兴产业布局提供资金保障,形成“投资—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也为2025年新会银海集团事业部制全面落地提供了充沛的“源头活水”。

    稳健发展,建立品牌,积极投资,扩大规模。重组两年多以来,新会银海集团如一艘扬起风帆的巨轮,破浪前行,驶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接下来,新会银海集团将进一步明确战略发展定位,坚持“在发展新会中发展银海”,牢牢抓住“百千万工程”契机,主动承担城市开发建设运营任务,让“城市是否变美了、生活是否便利了、产业是否发展了”作为衡量银海商业价值的“金标尺”,扎扎实实为新会创造价值——

    聚焦发展战略,做好城市开发运营商。以“百千万工程”引领城区核心发展,推动枢纽新城建设。深化乡村振兴,发挥信用评级优势拓宽融资,设专项基金引资建产业园,保障项目落地;在人口密集且有资源的镇街建商业综合体,加快职教城配套项目,提升镇街知名度。

    聚焦资源整合,强化国有资本效能。推动资产注入提升主体评级至AA+;整合建工资源降成本,组建创新投资集团赋能产业;构建全流程风控体系;依托优势产业推进“以商引商”,引进上下游企业,发挥国资引领产业集聚作用。

    聚焦改革深化,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健全内控优化决策机制,以制度保障执行;落实全员考核强化正向激励;推动数字化转型激活创新动能;分三步推进财务垂直管理;同时检视事业部制改革成果,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加强协同,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效。

    银海潮涌耀湾区,国企脊梁显担当。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新会银海集团将贯彻落实国资各项工作部署,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为新会群众筑就更有温度的家,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