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加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圆满闭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致江门市民的无偿献血倡议书
微光志
无标题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光志
——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基地建设纪实(20)

    何苗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8年获得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他的事业起步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他也在这个实验中如沐春风,迅速成长。他主持了大亚湾项目计算机离线系统数据处理平台的建立,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大亚湾实验物理分析。在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中,他又担任着小型光电倍增管项目的负责人。现在,王贻芳又将大面积光电倍增管的防殉爆攻关任务交给了他。

    两个阵地同时揭开了战斗的序幕,何苗成了东杀西突的人。小型光电倍增管的生产企业在海南,何苗需要经常过去,对厂家生产进行测试和技术攻关。经历了两年的前期设计后,防殉爆装置的生产企业确定为浙江海盐的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江苏东台的东阁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于是,何苗又开始了频繁往江苏、浙江跑。这3家企业他总共跑了多少趟?他自己都记不清了:“每家都跑了几十趟吧。”跑着跑着,年轻帅气的何苗添了许多白发茬子。

    防殉爆装置由上半部分的亚克力保护罩和下半部分的不锈钢保护罩组成。由于光电倍增管在不锈钢网壳上的排列密度非常大。亚克力保护罩既要将光电倍增管保护起来,互相之间还要保留一定的缝隙。这个缝隙要精确到0.7毫米。这样的保护罩总共需要2万只。而为了达到最佳防护效果,这个保护罩还特地被设计成为不均匀厚度,这又大大增加了工艺难度。因此何苗觉得自己的设计就是一个极度“虐心”的设计。

    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了这个“虐心”的设计也是拼了。他们中标的高能所项目金额只有几百万,但他们不惜拒绝了一张1500万的订单,只是为了心无旁骛,在这个“国之重器”的躯体上留下他们的印记。

    防殉爆装置下半部分的不锈钢保护罩由秦中华跟进。当他们在中山的基地里为2万只光电倍增管穿上新铠甲时,何苗和秦中华都感觉自己在为即将出征的战士壮行。

    2018年7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举行了“江门中微子实验光电倍增管防护罩及封装壳体合同签约仪式”。此次签约包括JUNO2万只20英寸光电倍增管有机玻璃防护罩制造、不锈钢防护罩制造以及防水封装壳体制造3个合同。

    秦中华亲自回家给徐美杭下厨做了两个她最爱吃的菜。

    秦中华和徐美杭是两口子,也是高能所里有名的“神仙眷侣”。

    浙江大美女嫁给了湘西“书呆子”,光听着都浪漫。他们还有两个宝贝儿子,当真是甜甜蜜蜜的。可走进同一个课题组后,徐美杭发现这一天天的,尽是一地鸡毛。那时候,他们的大儿子6岁,小儿子刚两岁。进入研发阶段后,两口子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单位加班。两人一商量,先将小娃送回老家。大娃日间上幼儿园,周末和晚上就带着回单位。到了单位,秦中华和徐美杭忙自己的事,大娃就在办公室外面的草地上玩蚯蚓和蚂蚁。有时候,小鸟也从树上飞下来和他玩,消解着他的寂寞和无奈。有一回,大娃看见一只受伤的小鸟,他小心翼翼为它包扎好了伤口,为它编了一个温暖的小窝。徐美杭利用周末时间上街给大娃买了一只鹦鹉,大娃有了新的伙伴。

    研发阶段结束后,测试和封装工作放在了广东中山。他们在中山的黄圃镇找了一个大厂区,建起了一个“PMT测试与封装工作站”。因为这里离江门近,方便运输和现场处理。于是,四人小组的战场从北京挪到了广东,一干就是3年。出差就成了一种常态。为了照顾孩子,秦中华和徐美杭总是尽量错开离京的时间。让徐美杭印象深刻的是,有两次两人居然无缝对接地相遇了:一次是在机场,一次是在高铁站。秦中华回北京,徐美杭离开北京。大部分时候其实是顾不上孩子的。两人也都很无奈,也因为这些事情吵过架。孩子也常因为他们俩没时间去开家长会而生他们的气。因为这些事情吵架,秦中华一般都会让步,哄妻子开心。可如果两人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吵架,秦中华的执拗劲就上来了,经常怼得徐美杭眼泪汪汪的。

    有一次,钱森过来中山看光电倍增管的封装,他特意请秦中华喝了一顿酒。钱森端着酒杯,一说话就觉得眼里湿湿的:“老秦,我必须得敬你。如果说我这个组是光电倍增管的娘,你这个组就是光电倍增管的保姆。你们比我们更辛苦,付出更多。”

    秦中华一愣,端起酒杯喝了个干净:“那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宝贝!”

    位于中山市黄圃镇的防水封装实验室达600多平方米。秦中华他们精心培训了10多名工作人员和他们一起加班加点地干,可同时进行300多只光电倍增管的封装操作。到2021年9月,他们在中山完成了20012只光电倍增管的防水封装,开始防护罩的装配。

    2022年9月,首批360只封装好的20英寸“中国造”光电倍增管从中山出发,前往江门开平的打石山下。徐美杭亲手捧着它们,一件件装车。随后又和谢万一起走到厂门口,望着汽车远去。两个人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感觉像呵护了多年的孩子要离家独自生活了一样,有点舍不得,但前方的路我们已经铺好了。”徐美杭说。

    谢万说:“十年磨剑只为出鞘,它肩负着它的使命!”

    中国猎眼,蛰伏地底,守望太空。中国追光者怀一份执念,向无穷问答!

    第五章 点亮星空的灯火

    1、我的眼泪只在春天流

    高能所里好多人都认为,马骁妍是被机械工程耽误的艺术家。因为她喜欢听音乐、喜欢看画展,她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感觉。工作的时候大家叫她“马总”,很多时候,大家还喜欢叫她“马导”。因为这些年来,她每年年底都会组织江门中微子项目里的年轻人拍摄制作一个原创音乐视频,记录一年来的努力和情怀。歌曲是她的学生王德润、李晞闻等一帮年轻人写的、唱的。视频图片是刘悦湘日常拍摄的。但是马骁妍是导演和剪辑师。她在自己的手提电脑上下载了一个剪辑软件,花一两个晚上的时间就能出片。开始的时候,还感觉有些生硬,后来玩得熟练了,就越来越像专业人干出来的大片了。这些音乐视频每年都会在高能所的公众号发出来,引来一波波追捧。最火的一个片子有两万的阅读量。后来玩得不过瘾了,又将歌词翻译成英文,邀请那些年轻的外国科学家们一起唱。

    听到别人叫自己“马导”的时候,马骁妍总是笑笑。有时候也会想,自己或许真的应该选择去做导演这个职业。这样,至少自己的作品会在无数热情的舞台、热烈的聚光灯下亮相,而不是深埋在地下。

    马骁妍相信自己所做的就是艺术作品。机械工程师和艺术家可以是同一个人,譬如达·芬奇,譬如马骁妍。马骁妍看过达·芬奇画的机械工程图稿、建筑设计图稿,还有军工枪械图稿,这些精密的图稿上散发的是艺术家天赐的想象力。马骁妍也坚定地相信,机械设计的尽头就是艺术。因此,她为之迷恋、倾倒、奉献,乐此不疲。

    马骁妍2000年从北京交通大学车辆工程学院硕士毕业后就来到了高能所工作。开始是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大亚湾中微子项目启动后,她就开始跟着所里的老师来到了大亚湾。大学时学的是车辆工程,现在干的是探测机械设计,这似乎更对马骁妍的胃口。毕竟车辆是在地面上跑的,探测器是面向宇宙星空的。大家都知道,瘦瘦小小的马骁妍心里,藏着一个大大的世界。

    江门中微子项目一启动,马骁妍就被任命为副总工程师,协助庄红林挑起探测器机械部分的重担。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中微子这两个项目干下来,王贻芳不仅看到了她的成长,更看中了她身上那股子倔劲、韧劲。作为中心探测器项目组的成员,她和她的同事们肩上压着一项当时看上去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利用中国企业造出一个直径35米、相当于12层楼高的有机玻璃球。这个有机玻璃球将是探测器的主体装置。马骁妍说,当她第一次知道要造一个如此巨大的有机玻璃球的时候,脑子都要炸裂了。

    2007年在设计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的探测器时,他们就已经把全国做有机玻璃产品的厂家都翻了一遍。之后,他们分别找到了七八家产品做得比较好、研发能力比较强的厂家,有的是电话沟通,有的是上门去谈。但是忙乎了好几个月,一家也没谈成。没哪家企业敢为他们生产精度要求这么高的有机玻璃罐。那时候,因为国内这些企业几乎都没有数控加工能力。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最终并没有使用国内厂家生产的有机玻璃罐,而是由境外的合作者加工再运到大亚湾。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