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朱卫星 统筹:邓榕
时间,是这座城市最奢侈的计量单位。
而你,则是用毫秒丈量生命的人。
从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你便交出了自己的生活。你见过这座城市最深的夜色,也亲吻过它最早的晨光。你用分秒必争的速度,在生死边缘为“希望”刻下滚烫的模样。
在医学的维度里,0.1秒足以改写生命的轨迹——
那是心跳从搏动到沉寂的一瞬间,更是你听到“抢救”指令后冲刺出门的本能。因为,你比谁都清楚:快一步,生命就多一分生的可能。
你用365天的坚守,诠释着“生命至上”的硬核浪漫——
3分钟,完成一例紧急气管切开,让窒息的喉咙重获新生;
12分钟,从决定剖宫产到新生儿第一声啼哭,让新生命冲出时间壁垒;
一夜十几趟,是救护车在街巷间跑出的生死里程。
截至2024底,江门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量14718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05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你用脚步丈量的责任半径,也是平凡身影撑起的生命屏障。
你是披甲逆行的“超人”——
每一盏无影灯下,都有一个不肯放弃的故事:用0.1秒的决断抢回骤停的心跳,用5G技术缩短跨越时空的抢救距离,用掌心的温度焐热听诊器的冰凉,用一句“我在”融化患者最深的恐惧。
你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会为手术成功喜极而泣,也会在失去患者时偷偷抹泪;能在瞬间做出生死决断,却要耗费数十年光阴学会如何面对遗憾。
你更是生命渡口的“摆渡人”——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你用一生,托起无数生的希望,陪伴万千患者走过最脆弱的旅程,成为这座城市最坚实的“医”靠。
健康江门,从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用行动写就的注脚——
是急诊室里与死神竞速的奔跑,是手术台旁屏气凝神的专注,是病房深夜里不曾缺席的守候;是“治病”亦“治心”的脉脉温情,是“我在”二字的郑重承诺,更是“我们一直都在”的坚定答案。
健康江门,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的温暖——
是口罩勒出沟壑的脸庞上,那双始终清亮如初的眼眸;是凌晨急诊室里,那盏为生命长明的灯火;是老患者一句“我记得你”时,传递的暖心慰藉;更是2024年江门居民80.5岁人均预期寿命里,深藏的守护密码。这个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数字,是你用时光酿出的生命甜酿。
岁月流转,白大褂下的赤子初心从未改变。8760小时的日夜守望,你的年度答卷写满生命的重量:
4938万人次——2024年全市医疗机构的诊疗总量。从寻常感冒的轻声安抚,到癌症攻坚的全力托举,每句“别怕,有我”都是给患者的定心丸;
84.56万人次——2024年全市出院总人次。从微创小孔里的精准操作,到开胸大手术时的凝神专注,每一刀都是对生命的精雕细琢。
在这座永不停歇的城市,你用速度浇灌温暖,用奔跑换取生命停留。谢谢你——以0.1秒的极速反应,让死神却步;用24小时的昼夜坚守,让希望不灭;凭日复一日的战斗,让生命重燃。你以凡人之躯,在时间的长河里谱写着最动人的生命时速!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本报特推出“‘医’路有你 生生不息——致敬第八个中国医师节特辑”,致敬所有将长夜熬成星光的医者,致敬这些把“来不及”变成“来得及”的生命守护者!敬请垂注。(邓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