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朱磊磊 通讯员/江晓峰)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红线意识,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第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其中,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江海分局、鹤山分局、新会分局查处的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入选。
2024年10月31日,江海分局对辖区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执法人员通过江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平台数据巡查和现场进一步调查确认,该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违规出具了9份合格的《在用车检验(测)报告》。江海分局对该公司罚款21.625万元。
2025年2月,鹤山分局对辖区某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核查。执法人员通过调取6辆柴油车的关键证据,发现该机构违规出具了合格的《在用车检验(测)报告》作年审使用。该局责令该机构限期改正违法行为,于5月20日对该机构作出罚款人民币44.25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5年6月12日,新会分局联合江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测中心开展重型柴油车尾气专项执法行动。执法人员发现某物流企业柴油货车尾气严重超标,当场责令该单位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恢复尾气处理装置原样,并处罚款500元。
近年来,因准入门槛限制的解除,我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数量大幅增加,目前全市已有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117家,年检测汽车超60万辆次、摩托车超30万辆次。
为严格监管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我市加强任务统筹,健全协调机制,铁腕整治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乱象。统筹组织各县(市、区)分局对全市117家检验机构、19家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站(M站)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治,深入挖掘违法行为线索。同时,构建“线上巡查+智能分析+精准执法”的非现场监管体系,充分运用“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平台,强化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可疑检验机构,立案查处违法机构30多家。此外,我市行刑衔接打击违法机构,通过“大数据+线索”筛查,精准锁定3家涉嫌犯罪的可疑检验机构,并移送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聚焦检验和维修环节,严厉打击虚假检测、虚假维修等行为,全面提升机动车环境监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