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孩子才7个月,我年底就要收监了,心里真是没底……”面对上门走访的检察官,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吴某道出了自己的顾虑。近日,江海区检察院依法对辖区内暂予监外执行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活动,检察官与司法局工作人员一同入户走访,对即将于年底收监的哺乳期对象吴某进行考察,将冰冷的程序检查转为一场关切的“家庭诊断”。
吴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因其当时处于哺乳期,被暂予监外执行,执行期限至今年12月。检察官详细了解了吴某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及履行社区矫正义务的情况,认真翻看了婴儿的疫苗接种本,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
“我们理解你的难处,也希望能帮你安心服刑。”检察官语气温和,却字字清晰。为帮助其家庭平稳过渡,确保社区矫正效果持续,检察官现场提出了几个实在的建议:一方面,建议司法所增加对吴某的信息化核查频次,加强动态监管,确保“人在、心在、监管在”;另一方面,建立专门档案,将婴儿的体检、疫苗接种等必要信息同步纳入社区矫正工作台账,持续关注幼童成长。同时,司法所也为吴某的丈夫提供亲子教育指导,帮他扛起做父亲的责任——学会如何照顾孩子、支撑家庭。临别时,检察官留下12309检察服务热线,告诉吴某:“有困难,请依法找我们。”
与此同时,江海区检察院针对全区暂予监外执行对象的档案“大体检”有序展开,严格审阅每一份病情诊断、妊娠证明和社会危险性评估材料,确保关键文书齐全、规范、有效。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如季度考核资料不全、未按规定公示等,及时向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纠正意见,督促立即整改。在此基础上,切实强化动态管理,推动建立电子化台账,对暂予监外执行的交付、收监等关键时间节点设置预警机制,严防超期未收监等“纸面服刑”情形。
“暂予监外执行是法律赋予特定情形罪犯的人道关怀措施,但绝非‘法外之地’。要持续强化对暂予监外执行各环节的法律监督,既守住司法公正,也护佑万家灯火。”江海区检察院检察官表示,司法的温度,在于既不放弃惩罚,也不放弃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