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蓬江区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正涌动着别样的热潮,在人潮涌动的游客打卡声里,突然响起略带青涩却格外认真的歌声:“难离难舍想抱紧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唱歌的年轻人穿着白T恤,牛仔裤上还沾着些许灰尘——他是香港演员吴卓衡,曾在多部电视剧和电影中有过亮眼表现,如今正站在街头安静地唱歌。他在街头的自我介绍是:“我叫吴卓衡,今日在江门街唱,请大家多多关照。”
从香港TVB片场到江门街头,吴卓衡以全新的身份在五邑大地续写人生新篇章。如今,他在江门打造了一个live house(现场音乐空间),希望热爱音乐的年轻人能在这里施展才华。正如他所说:“梦想唔使急着变现,先跟兄弟唱遍大湾区。”而他的故事,正与侨乡江门形成奇妙共振。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跳出舒适圈
从摄影棚到“真实世界”
吴卓衡是港剧里的一张熟面孔。18岁入行,其早期演艺生涯堪称顺风顺水,第一次拍电影就参演了由刘德华监制并主演的作品,之后进入TVB,在9年多时间里参演20余部电视剧,从《爱·回家之开心速递》里的“头皮”,到《大酱园》中的“万卓榆”,再到《法证先锋4》里的“翟家軒”,一个个鲜活角色让他积累了不少观众缘。
然而,在高强度、封闭式的拍摄环境中,吴卓衡逐渐感到一种“与真实世界隔离”的失真感。“我一直演别人的人生,但我自己的人生呢?”这个念头让他逐渐意识到了危机——当角色脱离真实生活土壤,所有的情感表达都沦为技术层面的“精准复刻”。
离开TVB的决定并不容易,毕竟那里有成熟的制作体系,有合作默契的团队,更有稳定的曝光度。但吴卓衡铁了心要寻找“真实世界的养分”。
“我想先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再去讲别人的故事。”2024年,吴卓衡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决定:离开熟悉的摄影棚,踏上一条许多人看不懂的路——进修蔡李佛拳、体操、电影武术,甚至报读离岸硕士课程。他不介意从头学起:“我今年27岁,仍然很年轻,想让身体和大脑都动起来,接触剧本外的知识。”
而吴卓衡最重要的选择,便是勇闯大湾区,落脚江门。
品味侨乡
“江门教会我温度”
江门给了吴卓衡新的故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卓衡参与了江门微短剧《陈皮想静静》的拍摄,在剧里饰演主角“陈皮”。几个月的拍摄时间,让吴卓衡第一次长时间沉浸在这座城市的生活中,重新认识了江门。
“香港教会我专业,江门教会我温度。”吴卓衡回忆,为了演好“陈皮”这个角色,在拍摄期间他向很多陈皮商家请教过,他们都很乐意分享,热情地带他看棚、尝柑,“他们像家人一样招呼我去家里吃饭,这种归属感是我从未体验过的,让我感受到江门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拍摄结束后,吴卓衡决定留在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城市,体验更多生活的烟火气。
街头路演则是计划之外的冒险。
机缘巧合下,吴卓衡重逢了老朋友——江门橘子乐队主唱柯超宇。“超宇跟我说‘不如来路演’,我以为是去看演出,结果被他拉上台唱歌。”吴卓衡笑着回忆,没有华丽的舞台装置,一把吉他、一个手麦、一排斑驳的骑楼,便构成了他的表演舞台。
第一次在街头唱歌,吴卓衡紧张到声音发颤,是台下观众的掌声给了他勇气,旁边柠檬茶档的老板娘还递上一杯柠檬茶,鼓励他说:“年轻人,唱这么久,辛苦啦,请你喝一杯。”更令他动容的是,当《海阔天空》副歌响起时,不知是谁先跟着哼唱,很快,零散的歌声汇聚成温暖的合唱,就连路边吃云吞面的食客也摇着筷子跟着合唱。
“他们不一定认识我,陌生人之间因为一首歌有了共同的联系,这才是好的表演生命力——它不在剧本里,而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吴卓衡说。
江门创业
从演员到音乐空间筑造者
当熟悉的舞台不再,吴卓衡却在江门找到了新的方向。
在第一次街头路演后,让吴卓衡慢慢接触了更多与乐队、与音乐相关的东西,也萌生了搭建音乐平台的想法。“江门是一个有人情味、有温度的地方,我希望有一个空间能承载这些,成为储存大家感动和温暖瞬间的‘容器’。”如今,吴卓衡长住江门,并与团队在江门文华广场打造了“火火Red Room”——一个集港乐表演、HIP-HOP、电子音乐于一体的live house,更是一个面向所有音乐爱好者的社交空间。
“希望江门热爱音乐的年轻人能在这里施展才华,无论是听歌还是唱歌,都能通过好的音乐释放情绪。”8月初,这个主打港乐和社交音乐的空间正式开业,未来吴卓衡还计划邀请香港音乐人前来交流。
如今,吴卓衡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来自香港的大湾区创业青年。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放着演员不当去开livehouse;也有人质疑他是不是在香港发展不顺利才来内地。对此,吴卓衡很坦然,“我觉得演员不该活在象牙塔里,生活有甜酸苦辣,所有体验都是养分。”他笑道,“江门的柠檬茶和云吞面教会我的,比热搜榜更多。”
随着大湾区的不断融合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TVB熟面孔出现在江门,比如知名“绿叶”古明华把自行车厂“爆改”成网红文创园;老戏骨杜大伟在江门开了自己的港式冰室;香港艺人汤俊明用一条条短视频让更多人认识江门……谈及为何越来越多香港人选择到江门创业,吴卓衡认为,除了政策机遇,更打动人的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蕴。“江门是侨乡,这里的人有一种‘闯出去又带回来’的基因。他们在外拼搏,最终回归故土反哺——这种归属感很吸引我。”
在努力创业的同时,吴卓衡也没有放弃他的演员梦。“其实我还是个演员,只是现在的剧本,叫生活。”吴卓衡笑着说,在他看来,在江门所有的经历都是在沉淀,未来他终将会带着更多故事回归影视剧,演绎出更动人的角色。
傍晚的文华广场,夕阳透过缝隙洒下来,给“火火Red Room”的招牌镀上一层金边。趁着人还不多,吴卓衡拿起吉他,轻轻拨动琴弦,唱起了父辈最爱的《狮子山下》:“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他的歌声里,有香港青年的追梦赤子心,有江门街巷的人间烟火气,也有一个香港青年在大湾区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