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14日在京闭幕,本届服贸会会期共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举办了13场主题论坛、81场专题论坛、75场洽谈推介,吸引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近5600家企业线上参展。线下参展企业整体国际化率超20%,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二级巡视员朱光耀表示,本届服贸会共有6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集中展示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最新成果190余项。会上发布多项权威报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分析最新发展趋势,促进交流合作,展会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张华雨说,本届服贸会以首钢园区为核心,在滑雪大跳台、六工汇下沉广场、冷却塔等特色场地,组织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消费市集等45项文商旅体融合活动。推出11条商务考察线路,让展客商沉浸式体验投资促进、文博资源、工业旅游等特色服务。数字平台供需大厅发布对接项目3000余项,“商务约见”发起邀约近8500人次,高效直联客户。
朱光耀说,下一步,将推动服务贸易创新提升,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支持服务外包新模式做大做强,制定出台促进服务出口和扩大入境消费的政策措施。深化服务贸易与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打造服务出口新的增长点。
9月10日至14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
相关新闻
《服务贸易数据统计和发展政策指南》 全球首发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服务贸易数据统计和发展政策指南》近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全球首发。
商务部服贸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国政府支持下,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专家工作组,历经两年时间编制了上述指南,并广泛征求了联合国会员国、相关机构和学者的意见。指南介绍了什么是服务贸易,如何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衡量服务贸易,归集了来源于多个国家、区域和国际组织的20多个关键数据集,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跳出本国寻找数据源,并将国内数据与国际来源结合形成更为全面的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实际指导。
这位负责人说,当前,服务在出口制成品的价值中占比已经达到三分之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通过贸易获取服务,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将有效增强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但是,服务贸易潜力的释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统计数据缺乏和来源分散、统计工具和方法欠缺,是制约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指南的发布,将为发展中国家改进服务贸易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提高统计水平和政策制定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指南全文可在联合国贸发会议官网查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