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个月的连续奋战,大桥主跨顺利合龙了!”9月15日,国道G240线新会会城至牛湾段改建工程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潭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现场,参建人员在烈日下拭去汗水,期待这项连通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工程早日竣工。
2025年,新会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深江铁路江门段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珠肇高铁圭峰山隧道掘进超4000米、银洲湖高速公路实体工程完成96%、新马单渡口改建大桥通车结束孤岛历史……一组组数据,折射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简家琳 通讯员 新交宣
交通动脉升级 强化枢纽功能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工程,银洲湖高速公路项目截至2025年8月总体进度已达96%,主线桥梁、隧道、路面工程等关键节点均实现重大突破。这条贯穿新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预计年底前全线通车。
银洲湖高速公路全长53.355公里,起于蓬江区棠下镇迳口村,串联蓬江、鹤山、新会三地,与西部沿海高速衔接。项目将显著促进城乡融合,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串联新会大泽、双水等工业重镇与崖门、沙堆等滨海城镇,推动圭峰会城、银洲湖西岸、潭江三大发展区加快形成“30分钟快速交通圈”。
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打破银洲湖两岸无南北向高速的瓶颈,使新会崖门至蓬江棠下的通行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40分钟,江门主城区至西部沿海高速的通勤效率提升30%以上。
今年7月,国道G240新会段三和大道北跨线桥贯通,为居民出行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前上下班高峰期要堵20分钟,现在上跨线桥5分钟左右就能通过。”每天往返会城与大泽的陈先生感慨道。
同时,两条高铁大通道也在新会加速延伸:
今年6月底,珠肇高铁全线最长单向矿山法隧道段——圭峰山隧道出口段顺利贯通,为珠肇高铁早日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据了解,目前,该隧道已掘进超4000米,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计划2026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项目通车后,将串联江门站与珠三角枢纽机场,实现高铁与航空无缝衔接。
深江铁路江门段已于上半年全面施工,计划2028年6月通车。届时新会与深圳将实现1小时内通达,极大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
“项目运营后,江门站的珠西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新会区综合交通互联互通格局实现突破,有利于提升新会区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推动新会区招商引资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主任金华表示。
完善乡村路网 新马单村结束“孤岛史”
今年3月28日,新会区三江镇新马单村鞭炮声声,村民们欢天喜地地走过新落成的新马单大桥。这座桥的通车,结束了该村数百年来的“孤岛史”。
“以前出村要靠渡船,遇到台风暴雨天气,交通就中断了。”村民强叔感慨,“现在好了,孩子们回家再也不用看天气了。”通车当天,他特意在桥上来回走了三趟,感受这座改变村庄命运的大桥。
新马单大桥是新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影。今年,新会区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共计110个,涵盖交通、能源、教育、医疗等领域,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月,国道G240新会段关键节点——侨兴南隧道贯通并临时开放通行,标志着区域交通枢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新会区路网通行效率带来质的飞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交通网络的完善,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双水镇,一条新修的农村公路将巴贝高世界比比亲子乐园与主干道相连,周末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明显增多。“路好走了,游客多了,生意更好了。”附近一家餐馆的老板梁女士笑着说。
据悉,新会区将继续推进一批民生交通项目,进一步织密城乡交通网络,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