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俯身检查房前屋后的积水瓶罐;午后,社区网格员敲开一户户家门讲解防蚊知识;傍晚时分,消杀工作人员背着烟雾机穿梭在大街小巷……连日来,新会区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发动全域力量,从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到科学消杀,开展一场全民参与的防蚊灭蚊攻坚战,通过“清积水、杀成蚊、强宣传”三大举措,全方位切断蚊媒传染病传播途径,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公共健康防线。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简家琳
通讯员 新会宣
党员先锋示范
调动各方力量
新会区扎实推进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依托“六个一百”结对共建机制,做细做实“双报到、双服务”,把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充分调动起来。
三江镇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深入村(社区),既当“排查员”,也做“清理员”。党员们细致排查各类积水容器,对沟渠、低洼地、闲置空地等蚊虫孳生地开展重点整治。
在崖门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深入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绿化带、闲置空地等重点区域,开展“翻盆倒罐”行动,对露天摆放的缸、罐、盆、瓶等容器进行逐一清理,对难以完全清理干净的积水容器,则投放灭蚊蚴剂,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传播途径。
大鳌镇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各村干部对村居庭院开展“拉网式”排查。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向村民派发电蚊香液、蚊香,并叮嘱村民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期,有效提升群众防蚊意识。
据统计,9月13日以来,新会区累计发动党员干部7435人次深入农村、社区参与成蚊消杀、清理积水、入户宣传等工作,累计入户超2万户家庭,清理蚊虫孳生地等卫生黑点1241处,清理垃圾17.7吨,消杀面积185.1万平方米。
同时,新会区各镇街依托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重点清理老旧城区、建筑工地、城中村、医疗机构、公园、花卉市场、废旧物资回收站等高风险场所,以及天台、空置屋、闲置地、内街小巷等高风险区域。
圭峰会城联合城管、住建部门,持续强化防控措施,户内户外统一在7时至10时、16时至19时开展消杀行动,动员家家户户点蚊香,科学落实消杀频率和质量。
司前镇安排专业消杀队伍连续三天在蚊虫活跃时段开展药物消杀作业,重点对绿化带、植被、垃圾收集点等蚊虫孳生地进行强化处理。
睦洲镇通过科学消杀、环境整治、宣传排查三大关键行动,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模式,借助广播、大喇叭循环播报,向群众普及防蚊灭蚊“七天七招”,提升群众主动防范意识。
双水镇凝聚多方力量,以“周二、周五集中清理”机制为抓手,聚焦卫生死角、积水容器、垃圾堆积点等蚊媒孳生重点区域,开展“翻盆倒罐、清杂除淤”行动,推动环境卫生治理常态化、长效化,从源头遏制疾病传播风险。
沙堆镇结合推进“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风貌提升和“三清拆”行动,重点清理乱搭乱建、废弃屋舍、房前屋后垃圾杂物等,杜绝“脏、乱、差”现象蔓延,进一步提升镇村风貌品质,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巩固爱国卫生运动成果。
“化学+物理”联防
开展专项消杀行动
新会区通过“化学+物理”联防手段,重点整治蚊虫孳生区域,持续加大清杂力度和蚊虫消杀力度。
9月11日起,江门新会北控绿润城市服务有限公司组织开展防蚊灭蚊专项消杀行动,覆盖全区公园、山体、社区、农贸市场、垃圾站等重点区域,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精准防控,清除蚊虫孳生环境。
近段时间以来,在会城街道北园新村,环卫工人定期对这里的垃圾收集点进行药物喷洒,并清理积水容器。“我们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雾和烟雾消杀。同时,组织环卫人员对卫生死角、堆积杂物以及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江门新会北控绿润城市服务有限公司环卫主管许泉乐说道。据了解,该公司组织工作人员每天开展两次大型灭蚊消杀行动。针对排水不畅、长期积水或存在死水的湖体等幼蚊孳生区域,撒施药物灭杀,同时,投放食蚊鱼,做好生态防治。
9月15日,江门新会北控绿润城市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圭峰会城城西社区,对北安北路13号附近一处长期存在的卫生死角开展集中清理。该边坡地势陡峭,植被杂乱、荒草丛生,容易滋生蚊虫,影响社区生活环境。清理现场,工作人员顶着高温,分工合作,有的砍除杂树,有的清理杂草,有的搬运垃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车车的杂草、树枝和垃圾被清运出去,原本被植被覆盖的斜坡逐渐露出原本面貌,社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