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彰显产业实力与品牌魅力
95%以上纠纷解决在一线
特色文创产品实力圈粉
延长免费时长 网友有赞有弹
在互动体验中收获科学知识
雨水不停歇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合镇构建“三三制”化解基层矛盾
95%以上纠纷解决在一线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哨”。当前,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新特征,如何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稳定,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三合镇综治中心坚持“法治为基、调解为先、民生为本”理念,积极构建“三三制”矛盾化解机制,推动95%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一线,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局面。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台政宣

    “三级调解”筑牢防线

     纠纷化解在萌芽

    “三三制”矛盾化解机制是指“三级调解、三方牵引”,这是三合镇在基层治理中创新建立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治理资源,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三级调解”,是指三合镇综治中心构建起的“村级初调、镇级联调、司法终调”的三级纠纷调处架构。“我们在全镇10个村(社区)统一设立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站,实现网格员、驻村律师全覆盖。”该镇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三合镇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上下联动工作机制》,该镇形成“网格员首调—村级跟进—多部门联动”的分级处理模式。也就是说,邻里口角由网格员即时调解,土地权益纠纷由村“两委”牵头化解,重大复杂问题由镇综治中心接手调处,联合调解员、驻村律师等力量协同化解。

    2024年8月,三合镇那金村发生一宗因养殖场封锁村道引发的纠纷。某生猪养殖场私自封锁村道,导致村民日常出行不便,村民情绪非常激动。该镇综治中心迅速响应,一方面及时疏导群众情绪,避免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联合村干部实地调查,约谈养殖场负责人。在了解养殖场是因防疫和管理需要而封闭道路后,调解组主动邀请与养殖场负责人相熟的乡亲参与沟通,多次耐心释法说理,最终使其认识到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主动打开门锁恢复村道通行。

    今年以来,该镇综治中心共受理纠纷42宗,成功化解41宗,化解率达97.6%,有效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三方牵引”凝聚合力

    情法交融暖民心

    “三方牵引”,则是指以三合镇综治中心为枢纽,三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协同发力,联动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及社会力量,打造“1+3+N”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

    今年发生的一宗工伤赔偿纠纷调处就彰显了这一机制的效率。6月,该镇某村村民陈叔在某果园作业时意外摔伤,果园负责人支付部分医疗费后拒不担责,陈叔向该镇综治中心求助。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从情、理、法多个角度耐心沟通,逐渐消解果园负责人的抵触情绪。该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组织现场调解,采取“背对背”明晰责任、“面对面”协商方案的方式,经过数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书并当场付清赔偿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我们联动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资源,以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标尺,对涉及权益侵害、边界纠纷等硬性矛盾进行刚性规范。特别是在劳资纠纷中,以合同约定为依据明确责任,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该镇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基层治理中,该镇还依托乡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文化资源,通过道德评议会法治讲座等载体,以情理交融的方式消除对立情绪。例如,在赡养纠纷中,既向群众阐释法定义务,又以“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唤醒亲情,让“合法”与“合情”同频共振。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