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潮涌天山活力新
《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约100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
强度堪比风王“山竹”
迅速做好防巨灾、抢巨险的准备工作
统筹好防台风和防疫“两线作战”
守护你我向“网”的生活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力推进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通粤西能源输送“任督二脉”
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五邑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灭蚊“黑科技”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9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强度堪比风王“山竹”
迅速做好防巨灾、抢巨险的准备工作
统筹好防台风和防疫“两线作战”

陈岸明主持并讲话 吴晓晖出席

    江门日报讯 (记者/唐达 通讯员/莫小青)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于9月21日上午加强为超强台风级,11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加强为17级,成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根据气象预报,“桦加沙”将于24日凌晨至下午以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在广东中西部沿海地区登陆,给我市带来严重风雨影响。

    21日下午,市委书记陈岸明主持召开全市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和全省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部署要求,现场会商研判、动员部署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出席会议。

    会上,市气象局、市水文局分析研判了台风发展路径以及带来的水情雨情、海浪潮位等变化,市水利局汇报水利工情研判情况,市应急管理局汇报全市台风防御工作情况。

    会议指出,台风“桦加沙”是近年来影响我市的最强台风,发展速度非常快,恰逢天文大潮期,风雨潮叠加影响,致灾风险很高,堪比风王“山竹”,防汛防台风形势非常严峻。各级各单位各领域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台风“桦加沙”的巨大危害,立足台风正面登陆的最不利情况,按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听群众的骂声、不可听群众的哭声,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迅速做好防巨灾、抢巨险的准备工作,统筹推进防台风和防疫“两线作战”,努力实现“不死人、少损失”工作目标。

    会议强调,要火力全开做好宣传发动,全覆盖、全方位将台风动态和防范知识推送到家家户户,发动广大企业迅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自觉主动避险。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扩大转移范围,提前果断彻底转移山上、海上、河边、边坡地、建筑工地等危险区域群众,切实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户一人;做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水利工程巡查和水利设施联调联控,及时关停滨海旅游景区、渡口和海岛航线,落实各类船舶防护措施,尽最大努力降低台风造成的损失。要坚持系统应对,科学统筹调配力量,做好防台风和防疫“两线作战”,严格落实转移避险安置场所防灭蚊措施,动员市民群众在台风影响期间做好室内防灭蚊工作。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指挥,层层担起责任,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执行力,做好抢险救援物资和力量准备,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各县(市、区)。市领导蔡德威、郑晓毅、刘志刚参加会议。

    □相关新闻

    全市超6000名三防责任人全部到位

    为提前做好防御“桦加沙”准备,昨日8时,我市已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目前全市市县镇村四级超6000名三防责任人全部到位,670余支应急救援队伍、1.8万多名救援人员集结待命,随时根据台风发展和影响部署前置力量和投入救援。

    据市气象台台长叶朗明介绍,“桦加沙”具有极端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强度超强、体型庞大、破坏力强。该台风最初发展于暖湿的西北太平洋,后期经过的海域表面温度高达29℃至32℃,远高于台风形成所需的26.5℃,为其提供了异常充沛的能量。同时,台风高空维持良好的“排气”系统,即高空流出,能够将高层空气抽走,促使底层气流更加猛烈上升,加剧旋转,导致其强度在过去24小时内快速完成“三级跳”。

    此外,“桦加沙”的北侧七级风圈半径达到5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超过180公里,影响范围极其广阔,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覆盖面积巨大的“面”。其庞大的风圈范围使其成为破坏力巨大的灾害性台风,同时叠加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三重威胁,致灾风险极高。

    若按当前预测路径靠近我市,23日夜间至24日将带来严重风雨影响。市气象台预计,21日傍晚至23日夜间将陆续发布台风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风雨最强时段为23日夜间至24日,陆地最大阵风可达10-13级,沿海、海岛和高地最大阵风可达14-16级,致灾程度相当于2017年台风“天鸽”或2018年台风“山竹”。

    据了解,我市有关部门已部署对全市超1700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准备情况进行再检查,压实避难场所管理责任,督促各地提前做好应对大面积人员转移避险安置的准备。市气象台提醒,请迅速做好强风、暴雨和大潮的防御工作,特别是对建筑工棚、户外广告牌、道路绿化树木和玻璃门窗等进行防风加固,确保安全。

    (凌雪敏 皇智尧 叶嘉)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