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吕胜根) “感谢江门日报社!下次到中国,我一定要到丹井里走一走。”9月27日晚上,远在马来西亚的谢金堡在微信中激动地表示。
9月26日,江门日报“直播江门”App刊登了《马来西亚商人谢金堡盼江门知情人助其“认祖归宗”》一文,9月27日,江门日报“侨都生活圈”微信号也予以转发,很多读者热情地留言互动,提供寻根线索。
据了解,谢金堡在马来西亚做二手车生意,并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武术总会负责财政工作。其祖籍为江门市蓬江区丹井里,祖父谢庭标年少时独自远赴南洋谋生,后返江门成家,随后携祖母容平安迁居马来西亚柔佛州古来县。谢庭标在当地开了“谢标记”杂货铺,夫妻二人共育有三子三女。
“1982年一场火灾烧毁了祖母的杂货铺,他们年轻时的照片也没能留存下来,这成了我心中的一大遗憾。”谢金堡说。如今,谢金堡的祖父、祖母与父亲已相继离世,但长辈们讲述的故乡往事,始终在谢金堡心中萦绕,他从未忘记自己“根在江门”。
2018年,谢金堡曾利用到中国出差的机会来到新会(当时他不清楚祖父所说的“新会丹井里”行政区划已发生变化,今属蓬江),因没有任何线索,寻根未果。
有关报道刊发后,在网友的帮助下,记者展开了寻访行动。蓬江区有两个丹井里,一个在潮江路附近,一个在环市街道群星社区。考虑到群星社区的丹井里谢姓较为集中,于是记者9月27日来到群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见到丹灶侨联负责人黄锡恒。据介绍,群星社区、联合社区一带以前统称“丹灶”,走出去的华侨大多去南洋,近年来他帮助过不少马来西亚华人找到亲人。
在黄锡恒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群星社区丹井里的南名谢公祠,向当地长者了解情况。一位叫谢卓均的92岁老人告诉记者,听说过“谢庭标”这个名字,这个人很早就去南洋了。为进一步确认,黄锡恒又找来群星丹井股份经济合作社副社长谢东伟。谢东伟立即将相关信息发到丹井里乡亲微信群,有热心村民拿出丹灶的《谢氏族谱》查阅,果然找到了谢庭标的名字。
族谱显示,谢庭标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哥哥名叫谢壮均、谢壮意,他们的后人均生活在丹井里。记者拿到其中一位后人谢枝华的电话后,帮助他与谢金堡在当晚建立了联系。
“这次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太开心了!”谢金堡说,他期待江门之行早日到来,与谢枝华等人见面。谢枝华则回应道:“欢迎亲人回家!我也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